九州商业观察
王俊凯阳光的笑容出现在植物医生各大广告牌上,4500家门店、1400万会员的亮眼数据为其高调启动的A股IPO计划造足了声势。然而通过相关信息资料分析发现,这家欲成国内单品牌美妆第一股的企业,光鲜外表下暗藏内控漏洞、业绩停滞与研发空心化等重重隐忧,上市之路已然蒙上浓重阴影。
罚单背后的失控帝国
植物医生的资本征程起步便踉跄不断。2023年7月启动IPO辅导,原计划的辅导期被迫延长19个月,直至2025年6月底才获深交所受理。辅导机构中信证券在报告中直言不讳:加盟商违规销售、虚假宣传及供应链监管漏洞,已构成系统性风险。
数字触目惊心:仅报告期内,植物医生及子公司就收到16张行政处罚单。北京明弘延庆第一分公司促销商品价格与标称原价不符,被罚2.5万元;江西高植美肌九江第三分公司对化妆品精油作虚假宣传且未执行进货查验制度,领罚1万元。加盟网络同样失控湖北赤壁门店因销售含禁用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化妆品被罚8.5万元;四川渠县门店虚假宣传国礼属性被罚0.5万元。
更令人咋舌的是基础合规的缺失:截至2025年5月底,植物医生竟有32家直营门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尽管实控人解勇承诺承担可能的处罚损失,但这无异于承认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当行政处罚成为常态,品牌信誉已被利刃刺穿。
增长停滞:被同行甩开的尴尬
植物医生的业绩报表呈现一幅近乎凝固的画面: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21.56亿元,增长率仅为1.6%和0.22%,2024年相较2023年仅微增500万元。
横向对比更显颓势。林清轩同期营收从7.59亿港元升至13.28亿港元;贝泰妮从50.14亿元升至57.36亿元;欧舒丹从164.28亿港元升至234.42亿港元。当同行以亿为单位增长时,植物医生却深陷增长泥潭。
问题根源直指渠道结构的致命矛盾。经销渠道三年间营收下滑221.55万元,经销商数量从2022年初的3999家缩减至2024年末的3830家,净流失169家。尽管直营门店三年贡献4096.75万元增长,单店平均158.51万元的业绩远超经销店的35.65万元,但经销商贡献了公司60%的收入。直营扩张在挤压经销商利润空间的同时,也威胁着公司基本盘。继续依赖萎缩的经销渠道?还是冒险加速直营转型?植物医生站在了危险的平衡木上。
研发失血与营销输血的荒诞剧
招股书中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的宣言,被现实无情戳穿。2022至2024年,研发人员两年锐减36人,降幅达21.69%,而公司总人数却增加了259人。至2024年末,销售人员高达2601人,是研发团队的整整20倍。
更令人质疑的是研发路径的空心化。在自身研发人员流失的同时,植物医生每年花费数百万元进行委外研发。其宣传的王牌产品石斛兰系列、云南高山植物美白功效研究等核心技术,更多依赖花钱买技术而非内生创新。与之形成刺眼对比的是营销投入的慷慨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7.43亿元,是研发支出的10倍以上。
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已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多名消费者反映使用产品后面部红肿,门店却以排毒反应拒绝退款;诱导消费投诉频发,顾客被免费护理吸引进店后遭遇强制推销;会员积分无故清零、售后责任在总部与门店间踢皮球等乱象,让高山植物纯净护肤的品牌承诺显得苍白无力。
加盟双刃剑:成就与反噬
曾助植物医生快速扩张的经销体系,如今成为悬顶之剑。截至2024年末,全国4328家门店中经销商运营的达3830家,占比88.5%,贡献超63%营收。公司在招股书中无奈将经销商管理风险列为首要经营风险。
这种轻资产加盟模式早期成就了其4500家门店的规模神话,但失控的加盟商如今成为品牌信誉的定时炸弹。虚假宣传、违规添加、价格欺诈等问题在加盟网络中蔓延,总部监管形同虚设。当违规成本由数千家分散门店承担,而品牌商坐享规模红利,这样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将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和市场信誉。
更引人关注的是IPO前的突击分红。公司董事长解勇通过79.14%的控股成为上亿元分红的最大受益者。在业绩停滞、渠道动荡、研发乏力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利益输送,让投资者不禁质疑:这究竟是为发展蓄力,还是控股股东在资本盛宴前的提前套现?
迷雾中的上市路
4500家门店构筑的实体网络、1400万会员描绘的消费图景,曾是植物医生冲击资本市场最华丽的资本。但当行政处罚成为常态、业绩增长陷入停滞、研发创新流于口号、加盟体系反噬品牌,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已现深刻裂痕。
一边是王俊凯代言塑造的年轻化品牌形象,一边是门店里排毒反应的售后推诿;一边是招股书中的研发重视,一边是实验室里流失的技术人员;一边是IPO前夜实控人的巨额分红,一边是尚未取得许可证的32家直营店这些割裂的画面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植物医生是否已准备好承担上市公司的责任与透明度?
深交所的问询函必将聚焦这些尖锐矛盾。对投资者而言,当高山植物的故事遭遇冰冷的监管罚单和停滞的业绩曲线,植物医生的资本故事需要更坚实的根基,而非明星代言的光环与万家门店的幻影。在美妆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唯有真实的创新力与扎实的管控力,才能支撑起一个可持续的资本未来。植物医生的IPO之路,注定在重重审视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