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23日刊登题为《中国如今主导开源人工智能,这有多重要?》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欧洲政策分析中心高级研究员、奥梅拉斯公司首席技术官本·杜博。文章编译如下:
虽然美国人工智能(AI)模型仍然拥有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但中国公司凭借协作、开源路线发挥出强大实力。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在全球引发震动,这种情况在半年内已经是第二次发生。只有几百名员工的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发布了Kimi K2模型,受到广泛好评。在全球人工智能模型市场平台“开放路由器”上,Kimi K2很快就超过了xAI公司和元宇宙平台公司等资金雄厚的美国竞争对手的产品。
这一强劲表现让人想起今年初登上新闻头条的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
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特征:都是开源模型。这意味着它们的底层代码和体系结构可供任何人免费查看、修改并用于搭建本地模型。中国目前在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开发领域占据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
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免费下载,但不同于大多数开源软件,其运行成本巨大。实际上,所有基础模型都需要强大算力,无论它是由托管公司支付,还是由用户支付。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开源与闭源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谷歌的“双子座”人工智能模型和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提供免费的基础访问权限。尽管人们对DeepSeek的推出热情高涨,但ChatGPT的全球用户数量仍是DeepSeek的6倍。显示月之暗面超越xAI和元宇宙公司的那个排行榜,同样显示大部分市场份额是由Anthropic公司和谷歌公司占据。
尽管如此,Kimi K2还是十分高效的。程序化访问该模型的最高版本,费用与使用谷歌和OpenAI最低价模型的费用相当。这并不是因为Kimi K2的开源属性,而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开源人工智能文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月之暗面借鉴了DeepSeek的架构,这种合作方式与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早期阶段相似。
此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将注意力转向专有模型。对那些寻找可修改定制的模型的研究人员来说,中国的产品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默认选择,这可能会微妙地影响人工智能系统如何理解世界以及与世界互动。
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编程人员正在努力适应和改进这些中国模型,以适应特定用途,这可能会加速中国模型的发展。
月之暗面的一名工程师说:“(开源)可以借助很多社区的力量来完善技术生态。”
业内观察人士预计,月之暗面将很快发布一款“推理”模型,对标上一代美国人工智能系统。倘若发生这种情况,预计会出现另一波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这种担忧在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开放路由器”等平台显示,美国模型仍有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美国企业依旧在挑战极限,而中国公司则专注于优化和效率。尽管如此,Kimi K2仍是一项重大成就。协作、开源路线让中国公司得以发挥出强大实力。未来还有很多变数,例如元宇宙平台公司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来扭转局面。
但是,随着全球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将中国模式作为研发起点,这种现象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长远影响,以及嵌入这些系统中的价值观,都值得认真考量。(编译/胡广和)
5月23日,以“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的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23日在深圳开幕。图为参会者在道通智能展台了解一款AI大模型智算平台。(毛思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