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山寨家电入侵“米家生态”?我们帮你“踩坑”了:千万别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雷科技 时间:2025-07-25 18:30:08

如果你在网上搜到一堆打着“米家App互联”旗号的智能桌面电风扇,请放心,小米品牌根本没有这种产品,小米官方的桌面电扇也不接入米家。

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小雷刚搬了新住处,因为楼层比较低,厨房闷热,于是想到买一台小电风扇放在厨房桌上,做饭的时候用。因为家里的都是米家生态家电,加上自己在用小米手机,看到一款支持米家互联的桌面电风扇,二话不说就下了单。



(图片来自雷科技)

买回来用了几天发现,电风扇接入的米家互联体验做得的确不错,联网配对、远程控制很丝滑,但问题不是出在互联上,而是电风扇本身。首先,这台电风扇的电量显示不准,其次,详情页宣称有100挡风力可调,实际上只有4-5挡,更别提详情页里说的“冷过空调” “AI智能”之类的卖点了。

严格来说,米家App控制,就是这台风扇唯一能被叫“智能”的地方。

网上同款产品的链接还真不少,只是贴的牌子不同,详情页素材大差不差,价格差异大概在10-15元之间,玩的就是一个信息差,相同的地方在于,商家都会把“支持米家App控制”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几乎是明示了核心卖点,可能是因为定价不高,这类小电扇的销量很高,不太好的都有1W+。



(图片来自雷科技)

反正,小雷是买贵了,关键是宣传夸张,和实际到手的体验有极大落差,核心的芯片、电池、电机都没有明确的标识和供应商来源,真假先不说,产品介绍就一股山寨的味道。

带着好奇心逛网店,小雷还发现,并不只是桌面电风扇,靠着“米家生态”打擦边球的山寨小家电,其实不怎么简单。

被“米家互联”套路,小作坊家电还真不少

之所以小雷对山寨电风扇感到担忧,一方面,“小作坊”产品的核心零部件来源不透明,尤其是电池,电芯是谁生产的、容量是多少,这些不仅在产品详情页上不展示,产品机身也不会有详细标注,虽说功率不高,但电芯老化以及质量方面出现问题,一旦电池出现热失控,没有厂家兜底,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同类产品的链接有很多,混淆视线,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选购成本。

另一方面,“小作坊”产品不具备严格的安全性、稳定性测试和验证,电路设计、防水防尘措施等,大概不会好到哪里去。像小雷在开头提到的,一款风扇换着好几个牌子卖,估计都是统一供货商贴牌,品牌和产品质量往往不会有紧密的联系。看评价,即便是被称作“差评”,实际上也只是“风量小”等不痛不痒的评价,颇有“控评”的嫌疑。



(图片来自雷科技)

米家生态,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这是“小米认证产品”的联想,毕竟小米官方销售的桌面移动风扇不仅不便宜,还不支持米家App,这显得三方品牌的更有吸引力了。好消息是,部分品牌的电风扇会在产品页面上标注对应的电芯规格和容量,以及真实的风速挡位,比如公牛等。

说完了电风扇,小雷还发现了一些同样接入了米家App的其他小家电,比如这款宣称接入了米家生态的智能驱蚊器,它和上面提到的“米家智能桌面风扇”一样,在产品标签里刻意模糊自己品牌的存在,而去强调“米家智能”的字眼,还有“三核芯片” “4K超声波驱蚊智能芯片”这些,显然是针对小白人群的山寨产品常用营销名称。



(图片来自雷科技)

作为对比,这个COKIT品牌的驱蚊器在介绍页里强调了适用于米家App生态,充分露出了自有品牌标识,支持智能换液提示、定时开关,详情页当中也有对应的生产许可、检测报告和符合标准的小字提示,并不会像上边的一样,拿着“米家智能”来擦边。

至少,不懂的小伙伴不会因为第一眼看到“米家智能”,以为是小米家的产品而买错,而山寨的产品反过来,他们巴不得用这些字眼来让你相信这是“正品米家产品”。

另外,小雷在小红书上关注到,有网友反映某品牌的灭蚊灯,宣称接入了米家App,但多次尝试连接未果,后续通过官方渠道更换产品之后还是连不上,于是发帖“避雷”。严格来说,有的品牌算不上“山寨”,甚至还是小米有品里的销量TOP1,产品本身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比较关键的米家App连接,体验却不太理想。

以及市面上还有不少米家空调伴侣的"平替"版本,功率限制和小米空调伴侣差不多,有3C认证,又接入了米家生态,能用米家App控制,还能和其它米家生态电器智能联动,估计很多人没多想就下单了。

在小红书平台,不少网友都因为买到了山寨的米家空调伴侣发帖吐槽,比如有的网友表示用遥控器开了空调之后,空调的工作状态不会同步到米家App上,再用空调伴侣打开空调,之前的温度设置则会被覆盖。评论区下方有网友说,米家的和这款某品牌“平替”的都有,前者可以实时识别,后者不会。



(图片来自雷科技)

这些小家电其实都不算什么,比较离谱的还是大家电山寨那一块,不少人就以为“小米零度”和“小米地宝”牌智能马桶是小米自己的智能马桶,结果买了回来发现体验不好,后来这家公司也是以侵权为由被小米告上法庭,后者胜诉了。

小家电“碰瓷”小米的行为没有智能马桶这些那么严重,但不代表没有,从产品定价和店铺销量来看,深信“米家生态”而入坑的人的确不少。不过,米家App生态真的要背这个锅吗?

小作坊滥竽充数,不能怪小米太开放

实际上,米家App生态的接口协议的确十分开放,不仅可以连接小米及生态链公司的智能产品,第三方产品想要接入米家App,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根据小米澎湃智联IoT开发者平台官网,米家有一套完整的免开发接入流程,支持低代码快速开发固件,对于一些像灯、开关、电机等成熟品类,还有专门的免开发解决方案,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小作坊,也可以在7天内实现0代码快速接入,接入成本不高。



(图片来自小米官方)

如果你不走(或者走不了)小米官方的IoT免开发流程,一些像小匠物联等三方技术服务商,他们有自己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同时还跟小米IoT、华为云IoT、鸿蒙、百度小度等有合作。换句话说,小作坊产品也可以借这些第三方技术服务供应商的力量,将产品接入米家App。

的确,正如前面提到,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背后的用户群体十分庞大,一些小家电挂上米家App或鸿蒙生态,主要还是考虑到小米和华为这两个品牌背后有庞大的用户群支撑,加上他们手上就有很多生态设备,买电器或多或少会更在乎生态层面上的互联,这也理解了为什么小作坊家电集体接入米家或鸿蒙生态,甚至不惜在标题和产品介绍上混淆视听。



(图片来自小匠物联)

这算是米家生态太开放的错吗?小雷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极端,开放的智能家居生态吸引了三方品牌进驻,扩大了品牌生态圈子,对用户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开放接口和协议导致小作坊品牌涌入一定是必然结果,但不能因为接入门槛太低导致小作坊产品泛滥,怪平台太开放。也不能怪小米品牌对小作坊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种擦边产品很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多。

在雷科技看来,家电制造商加强产品制造、宣传等环节,品牌、参数透明化,以及平台监管更重要,作为消费者,小雷也建议尽量选择大品牌的生态产品,不要为生态互联一时冲动。

擦亮双眼,别被“生态噱头”忽悠了

最后,小雷还是想通过自己的购买经验,建议大家买小家电的时候擦亮双眼,多关注有明确参数标注和品牌露出的产品,看到一些“不明觉厉”的产品介绍和参数,建议避开。

即便是不支持品牌生态互联也无所谓,比如风扇,电机和电池是核心,生态互联只是加分项,别被“生态焦虑”绑定。

无论是电风扇还是空调伴侣,本质上都是电器的一种,体验好坏只是一方面,因产品质量导致的意外,相信不是谁都希望碰到。总之,有大品牌互联生态加持是好事,但不应该贪小便宜,官方产品可能或许参数不会更好,至少有厂家负责售后和兜底。

更何况,小米本身就以性价比起家,家电产品放在行业当中不算太贵,为了低价盲目寻找“平替”的做法不可取,毕竟小作坊产品背后,有很多是参数写不清道不明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