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四川未来产业生态正加速成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7-25 18:31:24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姚瑞鹏

将人形机器人、高性能芯片、大模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数字人等前沿科技产品影像,送到500公里外的深邃太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今年6月28日开始,一场人工智能科普产集中展示了四川人工智能发展成果,主办方将影像产品载上“四川造”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一次超时空的对话。

当人形机器人在绵阳工厂“打工”、四足机器狗协助警察在天府广场等地巡逻、空中无人机用于凉山应急救援、人们还可以通过意念控制鼠标移动……这些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未来场景,正在逐一实现。而在四川,未来产业不断涌现的科创成果,呈现出各行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近日,四川省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明确15个新兴产业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领域,全省各地也因地制宜,抢滩新赛道,着力构建从创新策源到转化应用的产业培育链条,体系化推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

链主引领产业聚集

AI产业的新格局已显现


机器狗 图据四川人工智能研究院

6月28日,一场由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逐际太空·畅想AIRobot”人工智能科普展在中国-欧洲中心正式开展。展览现场,人形机器人、高性能芯片、大模型等前沿人工智能产品一一呈现,是四川Ai产业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产教融合项目经理王琦表示:“展览通过AIGC共创、数字人交互与具身智能演示等核心互动体验,直观地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关键方向与巨大的商业潜力。”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已走出实验室,正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在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方面,四川取得了重要进展,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天行者”人形机器人作为四川首个商业化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在工业、农业及服务业发挥“多面手”作用。公司CEO冯振宇透露,预计年底该公司将推出一款情感机器人产品——“爱湫EMO1”。与普通人形机器人不同的是,该产品不仅能陪用户聊天,还能在交流的时候感知用户的情绪变化。

7月,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公示了全省首批人工智能链主企业名单,覆盖大模型、机器人、算力、数据、无人机智能控制、智能终端等6个细分赛道。9家企业分别包括大模型赛道的考拉悠然,机器人赛道的兵装自动化所、卡诺普机器人,数据赛道的成都数之联和成都民航空管,算力赛道的华鲲振宇,无人机智能控制赛道的中航(成都)无人机和航空工业成飞,以及智能终端赛道的鼎桥通信。这标志着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进入以龙头企业引领、细分赛道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无人机。姚瑞鹏摄

通过链主企业培育与产业集聚,四川正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协同-生态圈繁荣”的良性发展格局。过去一年,四川还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资本助力等多维举措,构建了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集聚。


图据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

125亿海外订单背后

构筑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7月23日,上海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公司、中航工程签署协议,泰国方将采购500架“天行eVTOL”飞行器,订单总额17.5亿美元(约125亿元人民币)。这些由四川自贡基地制造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及非洲的岛际运输和应急救援,标志着“四川造”航空装备正式跻身全球市场。

在低空经济的蓝图上,四川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创新突破,加速产业集聚,如今已经有了三大成果。国际订单与技术突破,沃兰特自贡智能制造基地作为其唯一生产试飞基地,年产能力达300架。今年5月下线的“天行eVTOL”采用复合翼架构,可载6人,20公里航程仅需5分钟,计划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重大项目密集落地,除自贡外,凉山州发布82项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链投资机会,总投资规模345亿元,其中低空经济占67项。双流区引入追梦空天eVTOL无人货运机研发制造中心,投资5亿元建设西南全链条基地,从洽谈到注册仅用38天。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拓展,凉山州试航成功5条短途航线,无人机物流累计飞行18万架次,运输农产品1800吨……

剑指低空,政策的蓝图已经写下夯实的步伐,从通用机场到千亿产业集群,四川低空经济正在蓄力。四川省政府于2024年6月发布《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分阶段目标,2027年目标: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支线机场通航全覆盖,培育3-5行业领军企业,省级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到2030年,形成覆盖广泛的起降网络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凉山州规划建成2个航天发射工位,实现航天领域产值300亿元。

四川低空经济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政策规划为跑道,从自贡的灭火无人机到凉山的航天发射工位,从双流的货运研发中心到遍布全省的起降网络,一条覆盖制造、基建、应用的产业链已初具雏形。随着125亿元海外订单的交付与千亿级目标的推进,“四川造”飞行器不仅飞向全球,更将重塑未来天空的交通版图。

加速布局未来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四川省未来产业发展呈现“政策引导+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点,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强势铺开,而量子科技、航空航天、新型储能等领域在全国也赢得了领先优势。

2025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以“15+8”产业体系为引领,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力争到2027年培育30家以上全国领军企业,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方案》明确23个重点突破方向,其中15个新兴产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核医疗、商业航天、新型航空、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激光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农业、先进材料等;8个未来产业领域,包括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超高速轨道交通、深地科学等。

面对核心技术攻关难度大,依赖少数龙头企业,市场化应用与商业模式不成熟等诸多难题。四川正大力培育科技型“种子独角兽”企业,重点支持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领域的高成长性企业,通过资金补助、场景开放等政策加速其发展。随着固态电池、钒能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突破,以及“存储谷”等数字基建推进,四川未来产业生态正加速成型,为全国产业升级提供“西部样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