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特斯拉是否真正赢得这场竞争?水太深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易车 时间:2025-07-26 10:16:09

这测试,水也太深了!他们测的辅助驾驶,看了的人都懵了——36款车撞的撞、卡的卡,特斯拉赢了挨骂,国产车集体翻车。但仔细扒扒,不是车不行,分明是测试在“搞事情”!

不说多的,就问五个不得不疑惑的问题:

一、场景设计是否故意刁难人?

搞了个“前车突然消失”的场景,要求30米内又避障又躲车。这是L2级辅助驾驶该有的标准吗?L2级辅助驾驶在100km/h时速下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为83米(含1.5秒反应时间)。而你的测试专业么?

二、测试是否双标了?

特斯拉时速设置114km/h,跟车距离设120米(8组虚线),问界M9时速120km/h,跟车距离只给45米(3组虚线)?——这,你跟我说是公平公正?除非我眼瞎了!

根据动能公式E=½mv²,问界M9的制动能量需求比特斯拉要高11.3%,但可用制动距离仅为特斯拉的37.5%,这事干的厚道、专业吗?还好意思测评?

更显得双标的是,问界M9还被强制关闭激光雷达校准。

要知道华为ADS(问界车搭载)依赖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感知,部分传感器校准功能被关闭,直接导致 AEB 精度降 40%。加上前面的速度和距离的测试双标,得出的这种偏心成绩,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秀?

三、非要让L2级车干L3的活?

比如“无保护左转”“连续变道”。问界M9遇到小孩横穿,刹车触发了,方向盘却被锁死,驾驶员想打方向都不行。这到底是车不行,还是人不行呢?

再说了,中汽研最新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明确要求:“辅助驾驶测试需满足“同场景、同速度、同环境”的三同原则。”而测试中,不同车型的测试温度差异达8℃,湿度差异达25%,直接违反该标准的核心要求。

四、细节为何不能公开?

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测试完成后不公开具体细节,甚至车企要求提供后台数据也遭到拒绝。例如,问界车型的刹车时间相差了1.2秒,却未给出任何解释;领克车型的续航能力明明可以达到200多公里,却声称只跑了6.5公里。若说这些不是事先编好的剧本,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五、请问测试方是否有国家级测试员或国家认证的测试员?

如果没有,您所做的这番努力无非是一次商业测试,再怎么大肆宣传又有何意义呢?央视已经删除了“联合……”这样的描述,这表明其中确实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因此,切勿为了追求流量而盲目进行测试和宣传。

当然,有一件事值得我们肯定:这个测试提醒车主,即使辅助驾驶技术再先进,方向盘仍需自己掌控——辅助驾驶从来不是真正的“智能”或“自动”驾驶,驾驶员必须全程监督和控制。

最后,再多说一句:真正的安全,不仅在屏幕上,更在你的脚下!各位读者,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