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如何打造开放普惠的AI发展环境?上海输出合作治理样本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7-26 14:13:31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主论坛(上午场)圆桌讨论环节,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抛出问题:AI技术如何造福全世界,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是从目前发展来看,AI快速发展,但是只掌握在少数国家、少数公司手中,如何才能确保AI发展中不会出现我们担忧的数字鸿沟问题?

对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表示,在技术层面上,现在的人工智能发展明确的特点就是:通用型、可复制和开源,这些非常有用,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风险问题,所以在AI的研究方面,AI的进展和安全同等重要,所以AI的研究本身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它会有更多的优势来自于安全方面的合作。

在发展和安全方面,周伯文表示,不能只强调发展不谈安全,也不能说只谈安全不讲发展。对此,周伯文提出了45度平衡律,指长期来看,要大体上沿着45度安全与性能平衡发展。平衡是指短期内可以有波动,但不能长期低于45度,也不能长期高于45度,这样会阻碍技术和产业应有发展。

周伯文指出,在这个框架下,我们过去一年跟很多国际的学者有合作和交流,达成了一个观点,就是说很多原来的研究工作我们都把它叫做Make AI Safe,但是要真正实现安全可信的45度平衡的人工智能,我们要去做寻找Make Safe AI 的工作,前者是后发的,缺乏敏捷性和韧性,但是长期的AI安全需要考虑到内生的安全。

周伯文以去年台风登陆上海的过程为例,“我们通过AI,不仅提前3天预测了台风登陆,并且把台风登陆点预测误差降到了10公里数量级。此后,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国家合作请求,这是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应用的合作案例。”

原标题:《如何打造开放普惠的AI发展环境?上海输出合作治理样本》

栏目主编:李晔

作者:解放日报 俱鹤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