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诺奖得主辛顿呼吁全球合作:让AI既超凡又甘于助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新华社 时间:2025-07-26 22:14:33

  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熊争艳、龚雯)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26日表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值得全球通力合作。
  辛顿当天在上海参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题为《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的演讲。
  他回顾过去60年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两种范式,一种是逻辑型,认为智能的本质是推理,以规则操纵符号表达即可实现;另一种以生物为基础,认为智能的关键在于神经网络的连接。
  辛顿表示,根据符号人工智能理论,句子可转化为精确的逻辑表达式,但他认为实际上人们不是这样理解句子。他以乐高积木为喻,阐释词语的动态组合。
  “用乐高积木可搭建出任何形状,其组合维度可达上千种,这本质是一种建模,语言也是如此。”辛顿说,每块积木就是一个词,虽然有成千上万个形状各异的词语,但每个形状都有一定灵活性,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变形,与其他词语契合。每个词都有许多形状奇特的“手”,需要与其他词语“握手”才能组合。所以,语言理解更接近于蛋白质折叠的立体构象过程,而非简单的逻辑符号转换。
  辛顿说,计算机科学有软硬之分,即便硬件毁灭,软件中的知识永存,且分享方便。而人类知识传播效率低,如通过讲话每秒最多传递约100比特的信息。若能源便宜,数字计算优势更明显。
  “这引发我的深切忧虑。人类已习惯作为顶级智能存在,很难想象被更高级智能主导。就像饲养虎崽作为宠物,我们必须确保其成年后不会反噬。”辛顿说,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价值不可替代,单方面禁用人工智能不现实,建议各国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但共享“保持人工智能良性”的研究成果。
  他说,训练超级人工智能时,如何能让它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是值得全球通力合作的重大议题。
  辛顿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