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记者熊争艳、龚雯)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26日表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值得全球通力合作。
辛顿当天在上海参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题为《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的演讲。
他回顾过去60年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两种范式,一种是逻辑型,认为智能的本质是推理,以规则操纵符号表达即可实现;另一种以生物为基础,认为智能的关键在于神经网络的连接。
辛顿表示,根据符号人工智能理论,句子可转化为精确的逻辑表达式,但他认为实际上人们不是这样理解句子。他以乐高积木为喻,阐释词语的动态组合。
“用乐高积木可搭建出任何形状,其组合维度可达上千种,这本质是一种建模,语言也是如此。”辛顿说,每块积木就是一个词,虽然有成千上万个形状各异的词语,但每个形状都有一定灵活性,能够根据上下文进行变形,与其他词语契合。每个词都有许多形状奇特的“手”,需要与其他词语“握手”才能组合。所以,语言理解更接近于蛋白质折叠的立体构象过程,而非简单的逻辑符号转换。
辛顿说,计算机科学有软硬之分,即便硬件毁灭,软件中的知识永存,且分享方便。而人类知识传播效率低,如通过讲话每秒最多传递约100比特的信息。若能源便宜,数字计算优势更明显。
“这引发我的深切忧虑。人类已习惯作为顶级智能存在,很难想象被更高级智能主导。就像饲养虎崽作为宠物,我们必须确保其成年后不会反噬。”辛顿说,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价值不可替代,单方面禁用人工智能不现实,建议各国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但共享“保持人工智能良性”的研究成果。
他说,训练超级人工智能时,如何能让它既拥有超凡智慧,又甘于辅助人类,这是值得全球通力合作的重大议题。
辛顿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完)
诺奖得主辛顿呼吁全球合作:让AI既超凡又甘于助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新华社 时间:2025-07-26 22:14:33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
热门推荐
- 关于比特币,你可能不知道的(二)
-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 在WAIC现场,全球首个拥有「原生记忆力」的大模型亮相,但不是Transformer
- 辛顿、周伯文对话实录:涉及大模型、如何训练善良的超级智能以及给年轻科学家的建议
- 微软CEO纳德拉:裁员背后,微软正加速拥抱AI未来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昇腾、阿里云等科技产品荣获“镇馆之宝”奖项
- 百度AI卷“有用”
- 不炫技,要落地:百度这次讲了一个“用起来”的故事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首个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亮相
- 阿里国际凯夫:未来AI型组织里,桥梁型通才至关重要
- 二季度财报未见起色 特斯拉阵痛或将持续几个季度
- 行业巨头抢发AI前沿技术场景,大模型技术渐呈“纵合”趋势|聚焦2025WAIC
- 沈逸说得非常好,中国一些互联网公司,走着走着就变成了美国公司
- 智元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获WAIC 2025 SAIL之星奖:唯一机器人企业
- 百度AI大放异彩:萝卜快跑等三大技术产品亮相WAIC创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