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络上的吵架不同, 7月末同期的2款车,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其实算是和气。
“哈哈,我们确实去乐道的展厅看车了,穿着工服也没事”,刘韬并不介意网络里的那些热梗,95后的他,认为工作时间之外,只是去看看车,这并不出格。当然,网络里流传的很多段子,做不得数。比如,乐道L90预售以后爆单了,是真香的存在,旁边的理想员工都想换车了。再比如,理想i8在还没有开启试驾时,就已经被人写上了“底盘软趴趴”的差评,而这还引入了理想和乐道两家高管的网络博弈。
好的产品,能破圈,网上发生的情况也是真实和相同的。其实对于刘韬和他的同事们来说,不仅是去看过乐道L90,也是看过小米YU7。当然了,只是看看,并不意味着要买。而对于网络上的调侃,他们觉得,汽车销售已经很久没有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了,最好还是能持续下去,不要一天天喊打喊杀。
当然,乐道的销售顾问们,想法也是相仿。今年的大6座SUV比比皆是,数量接近20款,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惺惺相惜是件不错的事。
当然了,网友不会管这些现实,或者说也无法发现相关的事实。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冲突和对立显然是个很好的入口。所以,当理想和乐道两家车企分别官宣了上市时间之后,理想i8是7月28日,乐道L90是7月31日,是否会有一战的热门话题层出不穷。
吉利和比亚迪同路,乐道和理想也是网络上,一直是流量怎么高怎么来,有冲突、有拉踩、有反差,当然也有着盈利方式。但现实里,其实不太一样。
“人群,差别很大”,2款新车都在7月中旬陆续到店,而在刘韬接待的看车人群里,几乎90%的人,都是2款车认真的看了一遍。但是,具体的消费决策特征,并不相同。
最大的差别,并非是价格上属于不同圈层,而是,理想i8的看车群体以理想老车主为主,比例甚至一度占到了90%以上。而乐道L90的看车群体里,有较高购买意向的,是油车、之前开5座新能源车需要换大车的人群。
二种人群的关注点,也是不同,差别比较大。来看理想i8的,对理想非常熟悉,所以更关注的是第三排空间、新的座椅能带来怎样的舒适度,而关于VLA、VLM、后排大屏这些词汇,其实看车人群自己心里已经基本有数。目前对于理想i8的评价,也基本成型。
夸赞的点是,预计这种非常规SUV的造型,会让车的驾驶操控感受更接近轿车,不再像是开大车。新的座椅舒适度不错,尤其是很多L系列车型认为比自己的车更舒服。
存疑的点则包括,第三排的空间比L9是稍微小一些,第二排进入第三排的通道宽度也没有L9那么大。不过这也很好理解,因为车身尺寸全方面比理想L9小一些。而只要是价格能够定的比较到位,那这些都很好接受。
乐道L90的用户群体,关注点在于价格能不能继续有惊喜、整车的大空间够不够自己全家出门用,然后就是最近全国试驾活动开启之后,他们来验证底盘是否让人满意,毕竟,有人认为,家用就该非常舒适,有人认为,还是需要一定的驾驶乐趣支撑。
除了这些,在车型的配置上,二者的消费人群也有比较大的区别。理想i8吸引力较大的有激光雷达、有空气悬挂。其实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二者的造车逻辑不同,吸引来的用户也就不同。就在乐道L90的发布与预售活动后,我曾经问过李斌一个问题“和理想i8在造型上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孰优孰劣?”
李斌没有直接回答涉及对比的话题,他只是说,追求足够大的空间,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最重要。后续还回答了一个关键点,乐道L90用传统SUV造型的方式进行设计,是考虑了全家人的感受。毕竟,老人、孩子的审美观念都是不同。
实际上,这就是远大于价格差异所带来的消费人群不同,理想MEGA是一款和特斯拉一样,教育用户的先驱车型,而选择理想i8的人群,也是一波审美率先改变的人群。当然,审美的尝鲜与保守,二者绝没有好坏之分,但这才是i8和L90的核心差异。
合作狙击增程,预计抢走20%的销量?对于2家车企来说,当今的状态都是不错,乐道L90达到了李斌与内部的预期,甚至大摩都下场公布了预订的订单量,3.5万以上,后续蔚来股价连续多日上涨。理想i8自7月中旬全国到店之后,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北京多个单店的反馈都是,日均小订至少5单以上。
于是,接下来,二者的价格将是对销量,重中之重的回答。
理想i8没有预售,但预计售价为35-40万元,全系搭载双电机四驱,总功率400kW,最高车速180km/h。续航表现上,从申报信息来看,有90.1度和97.8度2种电池,共CLTC工况下670公里、710公里、720公里三种。
乐道L90有预售,预售价为27.99万元(整车购买),BAAS模式下仅19.39万元。标配85度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605公里。
所以,仅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很难形成非常直接的竞争关系。因为,即便是理想i8在上市时进一步下探预计售价,这也会是一台30万元以上的车型。更关键的是,从上市次序上,理想i8在前,乐道L90在后。如果是理想的价格下探过大,乐道也一样有着调整的空间。
虽然,在预售时,乐道官方已经表示过,价格非常有诚意,基本上做到了一步到位。但,我们认为,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是仍然有机会和空间的。毕竟,乐道L90至今仍未公布具体的空气悬挂等细节规格,所以还有机会。
中间的价格空间,可以购买一辆吉利星愿,在当今的保守消费情况下,很显然是会影响到消费决策。这也是,除了是否被教育之外,二者消费群体的第二大核心差异。总之,二者能引发如今的市场讨论,显然都是不错的车型和产品。
而除了上述对于车型的分析之外,其共同点还存在于最关键的一点上,低能耗、补能网络。目前放出的消息里,乐道L90的CLTC工况下,后驱版本能耗14.5kWh/100公里,四驱版为15.4kWh/100公里。理想最新公布的能耗数字为14.6kWh/100公里、14.8kWh/100公里。
能够看出,二者都是顶尖水准,乐道L90的车身尺寸比理想i8更大,所以电耗略高也是正常。总之这组数据,已经相当于特斯拉Model 3的水平。不过,二者在后续还有一个能耗上的考验,目前所说的只是驱动电耗,还要看车内各种电器使用之后的综合电耗。
而在补能表现上,二者都是基建狂魔。蔚来的成绩就不用多说了,看着全国各地的换电站就是成绩。目前已经建成8079座充换电站,包括3405座换电站,高速换电站超过1000座。理想汽车的追赶速度很快,有超过2800座自营5C超充站,2025年计划覆盖国家级高速干线历程覆盖率超90%。
虽然,还有着不少的定语,但目前,这就是中国第一和中国第二的水平。而且在含金量上,因为在高速公路和核心商圈里投入了重金,也远比小鹏的自营超充更高。
低能耗、换(充)电快、车辆的尺寸和家庭属性拉满、价格相对亲民,就在这种相同的攻势之下,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市场转变。
新的趋势是,增程的订单近期正在被明显撬动,如果7月末2款车的价格能够进一步给到惊喜的话,那还可能进一步打开纯电的机会。
因为在今年的市场环境里,随着各家的新车不断推出,增程原本具有的成本优势和定价优势已经被明显缩小。另外,本质上,在25万元以上,即便是按插混和增程一起进行统计,这类车型的畅销品牌也只有鸿蒙智行、理想、领克3家。
销量最好的是鸿蒙智行,6月,问界M9销量约为1.37万辆,问界M8销量为2.1万辆,6月,理想L8和理想L9的销量总计为0.92万辆,6月领克900的销量为0.55万辆。
按价格从低到高排序,领克900的指导价区间为30.99-41.69万元,理想L8的指导价区间为32.18-37.98万元,问界M8的指导价区间为35.98-44.98万元,理想L9的指导价区间为40.98-43.98万元,问界M9增程版车型的起售价为46.98万元。
而截至目前,能够在这种尺寸上带有华为乾崑城区辅助驾驶的车型,是深蓝S09。其指导价为27.99万元,所以如今纯电的价格优势也在回归。另外,今年上半年还在呈现出一个趋势,中国市场插混车型累计销量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而2024年,这一数字为83.3%。同时,上半年,增程份额为9.8%,2024年则为10.7%。
写在最后纯电打不过增程,这样的认知在变化。刘韬最近接待的客户里,约有50%的人群,是同时考虑增程和纯电的,这其中更有一半的人群,因为身边有人买过了增程,确实有油耗过高的担忧。同时,即便是一直以来宣传口径是,城区用电、高速用油,但实际上大量的增程车主,全都是主要用电,辅助用油的。所以,近几年的高速服务区里,增程和纯电抢桩也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相信,只要你开纯电车上过高速,就应该遇到过相关的场景。
那么也就是说,只要乐道L90和理想i8能够快速破圈,形成纯电大SUV火爆的趋势。后续,增程的销量是会发生变化的。如果按目前的数字推算,20%绝不是一个不可能做到的数字。
因为,只要电耗够低,补能够快,补能排队时间短,这件事就成了。当然,前提是,不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