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7月24日,宁夏科技厅在“2025年宁夏东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人才对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宁夏近3年来累计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800余项,进一步提升了该区科技创新能力。
山东惟普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中试基地,落地转化高纯度乙烯基生物材料制备及其与NVP可控仿生共聚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水合抑制剂;宁夏张裕龙谕、御马国际等酒庄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酵母发酵剂制备技术,生产的本土高活性葡萄酒酵母发酵剂填补了区内空白;石嘴山矿业集团引进并转化中南大学固废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成果,飞灰中二噁英分解率达99.9%以上;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化同济大学抗老化胶粉改性沥青、非乳化粘层材料等核心技术,G85银昆高速每公里建设成本减少超15万元、缩短施工时长50%,为西北地区公路绿色养护提供了样板。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顶层设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出台《关于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全力构建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东部优质科技成果在宁夏转化落地。宁夏和东部省市同向发力,累计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2000余项,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育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江苏、上海、山东科技主管部门设立面向宁夏对口支援、协同创新的示范推广项目,中国工程院在宁夏设立首家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端智力支撑。
此外,宁夏积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平台,宁东现代煤化工、石嘴山先进材料、贺兰山实验室、中宁枸杞科技成果转化等4家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名单;建成宁夏技术市场,石嘴山、吴忠、固原以及贺兰、灵武等分市场,中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区外17家技术转移单位在宁夏设立分支机构。
宁夏还大力培养技术转移人才,支持宁夏职业技术大学获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近500名;坚持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促进科技成果需求端与供给端精准对接。
“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技术转移、平台载体、人才队伍、科技金融等体系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宁夏科技厅副厅长马俊超表示。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