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600位大咖齐聚成都 人工智能如何让康养产业“站起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7-27 14:06:44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7月26日—27日,2025年第四届中国智能康复学术与产业大会在成都崇州举行,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康复医疗”为主题,重点加强“政医学企”多维度合作,推进人工智能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以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为调研样本,邀请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彭明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永祥、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等顶尖学者、资深专家、领军企业高层等600余名嘉宾参与,并实地考察街子古镇群康养度假区这一产业聚集地。


活动现场

在7月26日的签约仪式上,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青城山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智能康养领域的深度协同,重点布局智能康复守护银发健康等领域。同时,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围绕智能康养研发制造及应用布局度假区产业发展,吸引优质医养、康养企业。

位于街子古镇的成都青城山医院是崇州引进和培育的一家三甲医院,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托管的方式运营,拥有四川省医学会医养结合多学科联合委员会等专业技术资源,是崇州打造医养结合的核心项目。

此前,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已在崇州落地人工智能康复项目,探索“人工智能和健康医疗”融合发展路径,以外骨骼机器人及云脑平台应用于康复、康养等医疗领域。

当天,刚完成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程洪携团队技术成果参加崇州康养产业对接会。据了解,在火炬传递现场亮相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程洪和团队自主研发的。

程洪表示,这代表人类与机器共舞的时代到了。在他看来,科技助残正从“功能补偿”迈向“能力重建”,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柔性电子等前沿技术驱动下,呈现爆发式创新与产业化前景。


成都青城山医院

此次崇州之行,程洪团队也带来了相关的康复机器人,重点设备包括智能动力外骨骼机器人与脑机接口运动意图解析系统等,外骨骼机器人通过多维度力传感器与动态控制算法,可为下肢功能障碍者提供步行助力。程洪表示,希望接下来与崇州康养产业合作,运用更多的临床数据与街子古镇的适老化场景结合。

(图据崇州融媒)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