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科技盛会上,人工智能界迎来了又一场年度盛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参展商黄林(化名)向媒体感慨道,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人潮涌动,会场热闹非凡,门票更是提前几天就销售一空,甚至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开出了高达2000元以上的票价。
据官方数据显示,WAIC2025的规模刷新了历史记录,汇聚了超过3000项前沿科技成果。其中,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成为亮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超过150台人形机器人在场馆内同台亮相,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规模空前。
展会上,人形机器人几乎无处不在,成为了焦点。LG集团旗下IT服务公司LGCNS的探展团成员表示,他们此行重点关注的是机器人和灵巧手产品,因为这些领域代表了国内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非常适合寻找采购机会。尽管从数据上看,大模型厂商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参展商张迪(化名)认为,规模上并未有明显差异,因为AI更多地以落地应用的形式呈现。
在人形机器人的展示中,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显著提升。智平方的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爱宝)在摇滚乐的伴奏下打架子鼓,节奏感十足;宇树科技的UnitreeG1机器人则在擂台上进行激烈格斗,动作流畅且稳定,引来观众阵阵惊叹。据宇树科技工作人员介绍,UnitreeG1配备了多个关节电机,具有高自由度和动作灵活性,能够完成多种复杂动作。
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在短短一年内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去年的不能动,到现在能够行走、主动讲解、自主完成任务,变化令人瞩目。今年,人形机器人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被更多地展示,如银河通用的Galbot机器人,在展台上从货架上精准取物,递送到参观者面前,展现了其商业化落地的能力。
银河通用产品合伙人傅强指出,由于人形机器人在今年WAIC上展示的场景非常真实,落地情况成为了关注重点。据他介绍,银河通用的自研端到端具身大模型VLA已实现在多个前置仓的大规模应用,并成功商业化。里工机器人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其人形机器人在狭窄工位间能够快速无缝切换,具有高效率和高柔性化的优势。
与此同时,今年参展的大模型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从去年的近百个减少到今年的40余个。尽管如此,一些大模型厂商仍在积极寻求落地应用场景,与终端合作。MiniMax展示了多个AI+硬件,涵盖智慧家居、穿戴设备、智能座舱等领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展出的AI+硬件比去年更多。阶跃星辰则聚焦智能终端Agent方向,与汽车、手机等关键应用场景展开合作。
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在主论坛上表示,AI领域将长期存在多个玩家,因为不同模型的对齐目标不同,使得它们各具特色。同时,随着AI系统从单模型转换为多Agent系统,单一模型的优势逐渐减弱。开源模型的涌现也在不断逼近最好的闭源模型,推动了AI技术的发展。
今年的WAIC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最新成果,也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人形机器人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模型厂商则在与终端合作中寻求落地。尽管“百模大战”看似有所降温,但AI领域的竞争依然激烈,多个玩家将持续存在,共同推动AI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