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大模型六小龙底牌对决:AGI加注、赛道转换与多模态竞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07-27 20:13:52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

现场,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创始人兼CEO闫俊杰谈及当下AI创业生态时表示:AI领域一定会有多个玩家持续存在,不同公司的价值观会使不同的模型拥有自身特点,并长期存在;越来越多开源模型开始产生影响力,且越来越逼近最好的闭源模型。因此,AI会被掌握在多家公司或组织手中,并且会变得越来越普惠,使用成本更加可控。

现实情况是,AI应用类玩家持续增加,但DeepSeek在推理端的破圈表现令许多基础模型初创公司热度回落,多家机构数亿元人民币的筹码押注只换来提前看牌。过去的AI六小龙如今也已走向分化。

联想创投高级合伙人宋春雨提出“2024年将成为基座模型分水岭,牌桌上玩家数将收窄至个位数”的判断在今年进一步得到印证。他称,年初DeepSeek破圈后,市场风向进一步改变,目前国内市场主要留存几家头部大厂以及少数AI创业公司。而幸存伴随的挑战主要聚焦三方面:团队要有攀登AGI的使命感;极高的人才密度和非常强的行业号召力;公司需要非常强的融资能力,因为基础大模型需要钱。

“六小龙”分化

世博展览馆内,大量参观者聚集到智谱、阶跃星辰、月之暗面Kimi、MiniMax等大模型企业展区内询问最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智谱展台陈列了多款模型产品,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除了将发布的GLM-4.5系列模型,智谱马上要发布一款面向C端消费端的陪伴型AI产品,软件端已开启内测,硬件端正洽谈合作,未来软硬端都将推出付费业务。

月之暗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新基座模型K2发布之后,公司近期将发布同样参数规模的推理模型。阶跃星辰展台则集中展示了公司在基础模型研发、智能终端Agent与垂类Agent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并陈列展示了一辆搭载阶跃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的吉利银河M9车辆。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情绪热度层面,基础模型厂商今年表现不及具身智能厂商,尤其在宇树机器人展示搏击功能时,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地聚拢拍摄。年初至今,大模型热度向具身产业转移,AI领域的投资人与创业者渐趋冷静。


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此前表示,国内大模型竞争格局当下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在于,彼此之间的技术差异程度不够高,不足以让用户坚定选择一款产品长期使用。另外,大模型产品之间切换成本非常低,各家之间兼容OpenAI的API标准,更换产品仅仅更新配置即可,这也使得大模型创业公司之间竞争惨烈。

基于此,在基座模型技术逐渐成熟的前提下,创业公司开始摸索适合自己的差异性路径,包括To C出海业务、国内To B服务、资源对接聚焦产业落地、强调多模态技术发展等。从当下状态来看,提升商业化程度、增强基座模型多模态能力、靠近Agent(智能体)热度,成为主要的几大方向,个别几家满足严格条件的公司开始筹备上市工作。

“六小龙”的路径已然清晰分野:智谱已递交A股IPO辅导备案,同步推进港股上市计划,MiniMax被传同步筹备A+H股上市,积极拥抱资本市场;退出基础模型赛道的百川智能正转型医疗,零一万物转向寻求B端产业落地;月之暗面技术重点转向智能体任务与调度,但港股上市面临潜在的仲裁风险挑战,阶跃星辰预估今年营收约10亿人民币,持续深耕技术研发与商业化。


阶跃星辰创始人兼CEO姜大昕将大模型发展阶段划分为1.0时代GPT范式下的模仿学习,以及以去年9月OpenAIo1为第二代模型起点的强化学习。而每一轮的技术迭代,都会有部分公司掉队或放弃。

联想创投高级合伙人宋春雨评价,智谱目标将基础模型能力赋能各个行业,定位行业智能体;阶跃星辰定位多模态领域,是更像对标OpenAI的公司;DeepSeek坚持开源策略,对标公司更偏向meta;而MiniMax虽然持续投入模型能力的研发,但在产品表现上更偏向于To C应用,而非纯基础模型公司的发展逻辑。

瞄向AGI

基座模型热度高点时,没有一家公司不期待摘取AGI(通用人工智能)桂冠。但伴随技术迭代,通往AGI的路径发生裂变。目前行业对AGI的发展判断主要存在两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个模型统治一切”的可能性,即一个超级智能系统能够处理一切事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多模型、多代理架构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MainFunc创始人、前百度集团副总裁景鲲表示,“一统天下”的单一模型理论在实践中并不像听起来那么有吸引力,如OpenAI强于研究/创意、Claude精于推理/编码、Gemini胜在多模态理解、Kimi+Groq优在速度成本,将不同专业模型的独特优势与专门打造的Agent产品相结合,将是提供真正卓越用户体验的关键。

智谱CEO张鹏也强调AGI需模型能力的全面性,人类处理复杂任务时,会面对多模态与复杂交互情况,如同木桶不能有短板,对能力需求是全面性的。


因此,通往AGI的必由之路——多模态,也成为当下基座模型企业重点投入的方向。

智谱即将发布的GLM-4.5系列采用MoE结构,定位为多模态可扩展大模型。CEO张鹏强调基础研发(消耗最大资源)、多模态突破与商业化需分层推进、紧密融合,避免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两张皮”,并明确部分业务需交给合作伙伴。

阶跃星辰也采取类似策略,在发布MoE多模态模型Step-3后,联合华为昇腾等近十家国产芯片厂商成立“模芯生态创新联盟”。该联盟旨在通过优化模型架构设计(如适配国产芯片的访存比特性),突破过去的芯片限制。阶跃联合创始人朱亦博补充道,算力同样是AGI的关键支柱,合作将从推理端逐步扩展至训练端。

不论是多模态、模芯合作,还是商业化进展,整个大模型产业均处于早期阶段,甚至没有一家搭建起不可撼动的竞争壁垒。对此,姜大昕对记者表示,技术是一个窗口期,但不是永远的护城河。在模型厂商开始产生应用、用户选择并使用该产品后,模型厂商能够在窗口期之内积累到数据。如果能够形成数据闭环或数据飞轮,那才会是更稳健的护城河,“但你得走出第一步。”姜大昕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