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WAIC中国首秀集中亮相 "上海智慧"加速走向全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看看新闻Knews 时间:2025-07-27 20:13:58

一年一度,世界人工智能再次进入“上海时间”。

今年是人工智能全面应用落地之年。1月,上海AI独角兽企业MiniMax,发布并开源新一代01全新系列模型,突破Transformer大模型架构的记忆瓶颈;几乎同一时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升级后的书生大模型,节约训练成本75%以上。不久前,上海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公司智元发布自研的A2-W机器人,让智能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线。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不少首发首秀的创新展品,都蕴含着“上海智慧”。而其中的一部分展品,已经在城市生活中一一应用落地。从蛋壳雕花,到揉肩按背,展台上,近十台机器人各显神通,让不少观众大呼梦想照进现实。


这些机器人都来自同一家上海企业——非夕科技,他们对力度有着超级精细的控制能力。作为全球首个将“自适应机器人”产品化的企业,非夕希望借助大会平台,用贴近生活的场景,展示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

非夕科技高级市场经理韩晓璇告诉记者,这两款机器人是全球首展,希望借助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平台,将“上海智慧”更好地赋能给各行各业,以及惠及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事实上,此次大会上的许多展品,已经悄然融入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日常。在国家电网展厅里,不少首发首展新品早已成为上海电网运维中的一员。一个机器狗就能自动完成室内外专业巡检,并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另一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则能让特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更加高效。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高级专家何冰补充说,以前一个简单的隐患操作修复,需要五到八个工人,工作时间超过1个小时,有了这款机器人只需一分钟就能搞定。在未来的两三年,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希望把典型的二三十个场景全部用机器人覆盖。


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也让更多上海企业走向全球。

西井科技的“无驾驶室”智能集卡,因为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受到关注,后来出演了电影《流浪地球2》,此后声名大振。如今,企业订单遍及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更是带来了全球首发的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再次瞄准全球市场。西井科技数据治理和应用项目负责人沈思泽表示,全球各大洲都已经有他们家产品,借助大会。希望能够将上海的数智化的物流产业的革新带向全球。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还特别打造出上海弄堂,深度体现出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餐饮、医疗、艺术创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间AI辅助的中医诊疗室,能把中医的“望闻问切”通过前端数据采集,再加上海量知识图谱做推理之后,在3分钟之内形成一个个人体质报告。疗愈舱则通过脑电捕捉设备,识别体验者情绪,从而推荐一首符合体验者现在心境的歌曲。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上海在去年底发布“模塑申城”方案,聚焦具身智能等5个关键领域,以及金融等6个重点行业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今年上半年,上海又针对制造、医疗、文旅三个行业,相继发布了大模型垂类应用功能性平台。


上海正在不同行业中推动垂类模型规模化落地,凭借政府牵头、企业联动、社会参与,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AI产业化“上海模式”。

看看新闻记者: 朱齐越 刘奕宁 林羡德 张琦 陈慧莹 顾克军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