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热爆了!日行3万步都跑不完WAIC,机器人展区水泄不通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钛媒体 时间:2025-07-28 12:21:48

7月28日消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正在举行当中。

过去两天,这场WAIC已经完美“刷屏”: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华为、阿里、腾讯、百度、商汤、联想、西门子、特斯拉等多家AI、算力、机器人公司都在WAIC期间展示各种新产品。尤其是今年具身智能机器人热度相当之高,压过了大模型、算力等厂商,成为吸引与会者的绝对主角。

当前上海气温高达31度进入“超高温”状态,偶尔还下着雨,但AI全民热度的持续升温,大家都淋着雨去参加WAIC。而最能直观的是,持续售罄且被“炒”至上千元的门票。

笔者获悉,今年WAIC门票早早售罄。开展前两天,原价168元的展览单日票,甚至被炒到3000元以上,溢价惊人,一票难求,足见市场预期之高。

WAIC展馆区域一度人满为患,很多人都去展台拍摄、拍照发社交平台,随处可见直播和拍视频的人。像宇树展台的机器人“打拳”吸引很多人拍摄,首次参展的华为昇腾384超节点让很多人驻足大卡,更多人被堵到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基本挤不进去,并与旁边其他友商寂寥无几的展台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今年WAIC仍然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比如,大模型“六小虎”当中,有“两虎”——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没有参展;全球AI龙头英伟达、微软依然未参展,当然AI算力龙头AMD今年也没参展;杭州“六小龙”当中,有“两龙”——DeepSeek、游戏科学没有参展;国内算力龙头当中,寒武纪、海光依旧未参展。

7月26日晚举行的一场AI盛典上,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与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辉(稚晖君)一起获得了“2025年度AI人物”称号,其他8位年度AI人物还包括智谱CEO张鹏、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等。

所以,日行走30000步,用两天的时间帮你“云打卡”看2025 WAIC展台部分有何亮点。

华为与30+公司齐展“算力核弹”,大厂则务实落地大模型应用

超7万平方米的WAIC展厅一楼H2展馆内,一组数据引起我的关注。

截至2025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35042家,中国5170家,全球占比约15%;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271家,中国71家,全球占比约26%;2014年-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超51万篇,全球占批超过34%;2014年-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授权量超35万项,全球批超过51%。

很显然,无论是AI技术创新,还是AI公司和产业规模,中国都成为全球AI产业的“重地”。

今年WAIC期间,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对外亮相、耗费数十亿元的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华为表示,本次WAIC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即Atlas 900 A3 SuperPoD,并入选WAIC 2025镇馆之宝。该产品基于超节点架构,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之间的大带宽低时延互联,解决集群内计算、存储等各资源之间的通信瓶颈。通过系统工程的优化,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让超节点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工作。

早在今年5月的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推出了昇腾超节点,成功实现业界最大规模的 384 卡高速总线互联。昇腾超节点具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强性能的三大优势,包括多款训练和推理产品,基于超节点创新架构,更好的满足模型训练和推理对低时延,大带宽,长稳可靠的要求。

具体来说,相比传统集群,昇腾384超节点主要有三大优势:超大带宽,超节点内任意两个AI处理器之间通信带宽,相较于传统架构提升15倍,超节点内单跳时延降低10倍;超低时延,昇腾超节点支持全局内存统一编址,具备更高效的内存语义通信能力,昇腾384超节点Atlas 900 SuperPoD是业界唯一突破Decode时延15ms的方案;超强性能,经过实际测试,在昇腾超节点集群上,LLaMA3等千亿稠密模型训练性能可达传统集群的2.5倍以上,在通信占比更高的Qwen、DeepSeek等多模态、MoE模型上,可以达到3倍以上的提升。

此外,在展台上,华为还全方位展现了昇腾算力底座的创新能力、训练及推理解决方案、开源开放的软硬件生态,以及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教育科研等行业实践。

除了华为之外,摩尔线程、燧原科技、后摩智能、曦智科技、沐曦、芯动力科技、墨芯人工智能、中昊芯英、此芯科技、爱芯元智、云知声、行云集成电路、云脉芯联、宝得、思腾合力等超过30家AI算力公司也都展示了自家新产品。

其中,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今年以全功能GPU为核心构建的“云边端”全栈AI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WAIC展览区,全面展示以国产全功能GPU为底座的通用加速计算平台、夸娥智算集群方案及各行业应用方案,多维度呈现其在专业图形渲染、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具身智能、物理仿真、AI for Science(AI4S)等领域能力。据介绍,摩尔线程全功能GPU芯片采用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实现了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 AI 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

摩尔线程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早前宣布,公司将通过系统级工程创新,构建新一代AI训练基础设施,打造生产先进模型的“AI工厂”。他强调,从DeepSeek V3发布以来,短短半年内全球前沿模型DeepSeek“智力”水平提升50%,远超人类智力的增长速度。

AI算力公司燧原科技则在本次大会期间首次大范围展示“燧原S60”AI推理卡,以及2025年初推出的DeepSeek一体机系列产品。同时,7月27日,燧原科技还发布第四代训推一体产品燧原L600,以及推出全新计算系统——云燧OGX系列产品。以OGX400为例,实现了单机八卡OAM全互联,拥有1152GB单机存储容量、28.8TB/s单机存储带宽、2.8TB/s单机聚合带宽,单机可支持DeepSeek满血版。

据燧原科技透露,截至目前,仅燧原S60这一款产品,就实现了7万卡的落地规模,在国产卡落地规模方面已进入第一梯队。同时,燧原算力卡还支持超过300个应用场景,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搜索广告推荐、传统AI模型等,参与建设五大智算集群,服务10亿以上规模终端用户,以及推出了DeepSeek一体机系统方案矩阵,全面覆盖满血版、蒸馏版不同尺寸大模型。展望未来,燧原科技已在2025年迭代至第四代产品,正在推进从万卡到十万卡的集群建设。

另外一家沐曦股份也进行了参展,展示了旗舰GPU曦云C600,以及从芯片到集群的立体化呈现;而天数智芯首次缺席WAIC,壁仞科技则与曦智科技、中兴通讯共同推出了光跃LightSphere X——全球首个分布式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解决方案;墨芯人工智能则展示墨芯S40 Active Cooling计算卡以及相关解决方案,可实现一卡适用多场景,以及零配置极速部署。

除了这些GPU公司之外,端侧AI芯片公司此芯科技则展示了PC 计算平台、边缘计算平台、车计算平台三大应用场景,全面呈现此芯 P1 芯片在多场景下的应用能力。​据悉,此芯 P1 芯片于去年发布,采用6nm制造工艺,具备12核Arm架构设计,集成CPU、GPU和NPU,可提供45TOPS端侧 AI 算力,目前已进入产品化阶段;芯动力科技则展示最新AI芯片及解决方案;爱芯元智重磅发布边缘计算战略,以及展示用于边缘计算的AI产品。

云脉芯联则展示了自主研发的AISC架构算力网络互联芯片YSA-100、及metaScale、metaConnect、metaVisor三大系列智能网卡/DPU产品;GMI Cloud推出“AI 应用构建成本计算器”,使用GMI Cloud方案可使海外 IT 成本降低40%以上,回本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

AI infra公司无问芯穹在WAIC期间首次发布其全规模AI效能跃升方案“无穹AI云”、“无界智算平台”与“无垠终端智能”解决方案,分别面向跨地域智算网络、智算集群与多形态智能终端等全规模场景,统一适配多元算力,提供从模型调度、性能优化到AI应用部署的全链路支持。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对笔者表示,大算力建设如同构建“巨型发电厂”,而AI应用落地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插座”。当下的AI算力建设,需要针对性适应小而广泛的AI应用企业,满足他们敏捷生产的算力需求。

清程极智则展示与清华大学团队联合开源的国产推理引擎“赤兔”,定位于“生产级大模型推理引擎”,支持多款主流大模型和国内算力平台的部署。同时,其研发大模型训练系统“八卦炉”高性能大模型训练系统,已在多个大规模国产算力集群完成适配验证,并且应用于清程Chatbot在线对话平台、清程爱画AI Draw智能绘画平台等。

刚刚向港股提交招股书的PPIO派欧云,则在WAIC期间推出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服务平台。PPIO联合创始人兼CEO姚欣对笔者称,PPIO作为国内首个聚焦Agentic AI的基础设施服务商,致力于从中国首款Agent沙箱到模型服务,再到AI智能体平台全面布局,为开发者和企业打造全栈式的Agent基础设施服务。

北电数智在WAIC期间展示实现异构算力的统一调度与高效协同的“前进AI智算平台”,以及应用于政务、医疗、AIGC、泛家居、工业及新兴行业的“星火大平台”。同时,北电数智还发布全新的“新天智能体平台”,支持多种主流模型、MCP服务及多种行业应用算法灵活调用,RAG检索准确率超95%,低代码/无代码可视化开发环境让开发效率提升超10倍。

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和无限光年打造了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以科学家为中心提供高价值科学数据、开源模型、高效智算、干湿实验闭环等全栈基础设施,致力于成为科学智能2.0时代的“最强大脑”,以及面向全球科学家的全链路科学智能开放平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现场表示,AI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崇拜到价值回归的本质转变,而可信性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枢纽。“未来的AI竞争,不是算力或参数的比拼,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较量。在科研、金融、医疗等领域,技术必须完成从‘能用’到‘敢用’再到‘好用’的三重跨越。这要求AI企业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行业的语言、规则和痛点。”

相对于“算力核弹”,阿里、蚂蚁、京东、商汤、腾讯、百度、网易、快手可灵AI、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科大讯飞、西门子、施耐德电气、浪潮、中兴通讯、交通银行、国家电网、吉利汽车、理想、特斯拉等数百家大厂和央国企都偏向于在复杂场景中“务实”落地。

其中,阿里正式加入“百镜大战”,旗下夸克首次亮相了其首款自研AI眼镜,目前夸克AI眼镜研发工作已完成,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发布,但最终定价暂未披露;而To B端,阿里携三款大模型亮相并斩获主流领域全球开源冠军。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指出,通义千问已实现全尺寸、全模态开源。AI模型技术正经历历史性转变,大模型呈现周级迭代。目前,通义千问下载量突破4亿,衍生模型超14万个。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蚂蚁集团则在WAIC期间集中展示了AI融入医疗、金融、生活场景的最新产品。其中,AI健康管家AQ成为焦点,入选了WAIC大会的最高奖项“SAIL奖”TOP30和“镇馆之宝”两项大奖。最新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在支付宝以小程序试运行、今年6月推出独立App以来,AQ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1亿。

AQ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开发,用户只需说一句话,就可以获得专业全面的健康支持,包含问健康、读报告、测疾病、管慢病等超100项AI功能,直连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269个专科医生智能体,并适配多款主流可穿戴和慢病管理设备,帮用户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7月27日表示,蚂蚁的前两个十年,让二维码支付深入大家日常生活,又让普通用户和小微商家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面向下一个十年,蚂蚁重押AI,确立了支付宝双飞轮、AI first、加速全球化的战略,全力加速向AI时代的转型。据悉,自2023年提出“AI First”战略以来,蚂蚁集团坚定聚焦AI应用,打造人人可用的医疗健康管家、金融管家和生活管家。同时,蚂蚁也在以AGI、具身智能等布局探索智能上限,搭建AI时代支付设施与安全等基础能力,全面推动AI产业化。

京东今年全面发力“具身智能”。7月27日,京东宣布旗下言犀大模型品牌全新升级为JoyAI,拥有从3B到750B的全尺寸模型,满足产业多样化需求。模型涵盖语言、语音、图像、视频、数字人等多种模态,通过动态分层蒸馏、跨领域数据治理等创新技术,兼顾了“大而精”,将大模型推理效率平均提升30%,训练成本降低70%,轻巧部署,极速响应。目前最新推出的750B大模型,性能比肩行业一流大模型水平。

腾讯则在WAIC期间发布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AI最新成果。腾讯公司副总裁蔡光忠表示,“AI不是用来炫技的,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其他大厂方面,百度展示了AI数字人和一些百度智能云解决方案;商汤集团则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以商汤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引擎,依托商汤大装置提供端侧和云侧算力支持,能够为机器人、智能设备提供强大的感知、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可赋能机器人等各种终端硬件,实现对世界万物的感知理解能力,并支持嵌入到端侧芯片,具有强大的场景适配性;快手可灵AI则“上新”灵动画布,这是一个集无限可视化空间、智能创作辅助、多人实时协作于一体的全新AI创作台;AI视频生成领域企业爱诗科技也携其国内版产品——拍我AI及拍我AI开放平台,首次亮相WAIC;蜜度发布模力通2.0——AI公文写作助手,让公文写作、润色、校对、排版更轻松。

科大讯飞携超20款AI展品亮相WAIC。作为2025 WAIC唯一翻译合作伙伴,科大讯飞承担了现年77岁的“AI教父”、图灵奖和2024年诺贝尔奖双料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首次中国演讲等多场学术论坛与技术交流的同传工作。而最新升级的讯飞语音同传大模型能响应速度实现突破,在保证翻译质量的基础上,中英同传首字响应时间提升至最快2秒,达到人类高阶同传的行业标准要求,还能实现边译边说。

截至目前,讯飞同传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4亿人次,助力超40万场次会议。而科大讯飞最新发布的星火X1大模型,已支持130+语种的交互问答、数学解题、文本生成、翻译等任务,性能显著改善,大大提升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可靠性。

科大讯飞副总裁赵翔表示,当下已进入第四次AI浪潮的深水区,值得关注的是大模型如何与产品深度结合,服务真实场景,创造看得见的用户价值。随着AI能力不断下沉终端,2025年有望成为“全民AI”与“全行业AI”的关键元年,AI正在像水和电一样服务每一个场景。而智能终端也正在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型数字工具,以翻译机、录音笔、办公本等终端产品为载体,科大讯飞已在多个对外交流、跨境贸易、国际会议场景中服务中外用户。

此外,西门子首次参展WAIC,是本届展区为数不多的跨国外企,并首次在中国亮相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主要展示西门子如何将生成式AI技术深度融入工业场景,重点聚焦“工业基础模型”与“工业智能体”等前沿方向,打造工业级AI能力。

打不过就拥抱,大模型“两虎”和100多款机器人炸场

今年WAIC期间,“大模型六小虎”热度被机器人所取代,甚至智谱、阶跃星辰展台都分别专门摆放机械臂、机器人,全面展示下一轮AI热潮——具身智能技术发展。

其中,阶跃星辰在WAIC期间发布了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将于7月31日面向全球企业和开发者开源。据介绍,Step 3 是阶跃星辰首个全尺寸、原生多模态推理模型,兼顾模型效果与推理成本,是在模型架构创新、算法工程协同设计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与 Scale Up。Step 3 采用 MoE 架构,总参数量 321B,激活参数量 38B。

而在展台上,阶跃星辰还将联合娱乐行业先锋“中国好声音”母公司灿星文化带来“AI 中国好声音”。用户在现场一键扫码,即可开启AI Rap音乐创作,小哥也和机器人一起舞动,并以此获得中国好声音官方评分。

动图来源于网络

除了机器人唱歌跳舞,今年最多展示的是机器人“打拳”、叠衣服、做饭菜、拿物品等操作,包括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傅利叶、银河通用机器人、云深处科技、COLMO、星动纪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普勒、擎朗智能、灵宝、千寻智能、乐聚、智平方、优理奇Unix AI、穹彻智能、自变量机器人等企业都展示了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

其中,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也将格斗场搬到了上海世博展览馆。宇树科技展台的人形机器人擂台赛成为全场焦点,两款机器人拳拳到“铁”,灵活闪避、迅猛出拳,引得围观家长和孩子们惊呼连连,手机镜头几乎挤不进擂台。

智元机器人在WAIC期间发布了行业首个真正面向真实世界双臂机器人的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以下简称 GE)。该平台融合了预测、控制、评测三大核心能力,为机器人从“看见”到“行动”提供了端到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让机器人在数字时空里先彩排、再上岗。

同时,智元还发布行业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大模型,拥有“一脑多形”能力,可适配其他异构机器人本体;此外,在场景端,智元机器人凭借“机器人+具身模型”技术重构了智能生产力范式,现已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电力巡检、交互引导四大场景实现突破性落地。更早之前,智元通过自建专业数采工厂,形成全球最大数据集AgiBot World并开源。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表示,智元打通了机器人本体、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实现“一体三智”全栈闭环发展,并构建“数据-模型-本体-场景”四轮驱动的具身智能飞轮体系。每一次数据-模型-本体-场景飞轮的转动,都让具身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更进一步。

此外,智元将于8月18日发布新一代灵巧手,最高拥有19个自由度,但重量仅为750g,而16个自由度版本重量仅500g。

银河通用在WAIC期间展示Galbot机器人以“售货员”角色开展商超运营,背后则是银河通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目前,银河通用已获得100家门店订单,计划于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投用。其中,北京地区近十家门店已完成部署并实现常态化运营,每家约40平方米的门店配备超过5000种药品、6000个货道,数万盒药品均由Galbot单“人”管理,全天候值守。

傅利叶则在WAIC期间展示即将于8月6日发布的GRx系列第三代产品GR-3,这也是其在公众场合的首次亮相。据悉,GR-3是傅利叶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医用康养机器人,在功能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陪伴与情绪交互上的功能。GR-3创新性地引入柔肤软包覆材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在功能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的体验边界。

梅卡曼德机器人也在WAIC期间展示其产品的多种运用场合,其中包括物品抓取、分类、放置、叠衣服等。通过机器人眼脑手能力的开发,以期在生活中帮助人类做到一些事情,如端咖啡、递盘子、折衣服等。

擎朗智能则展示“全球首秀”的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它不仅能流畅地完成爆米花制作,还会根据顾客需求调制各类饮料,提供“是否加冰”等多种选择。同时,它可与擎朗其他形态的专用服务机器人进行智能化协作,群机完成指定任务。

云深处科技(DEEP Robotics)则将具身智能真实作业场景“搬到”展馆,现场首次展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以及展示最新迭代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和多个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星动纪元(ROBOTERA)则携旗下核心具身智能产品矩阵精彩亮相,通过星动 L7、星动XHAND1、星动Q5三款产品的实景演示,全方位展现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 “软硬一体化全栈自研” 的技术实力,以及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 的商业化成果。

灵巧手方面,北京灵心巧手在WAIC期间展示弹奏钢琴,其指尖精准敲击琴键,动作协调且富有节奏感,整体表现已接近人手演奏的流畅度与灵敏度。据悉,产品已升级至约12个主动自由度后,显著增强了手指侧摆灵活性与包裹式抓握能力,可适应更复杂的物体形态,售价低于千元;当前旗舰款更突破至16个主动自由度,关节控制精度与运动流畅度已更接近人类手部动作逻辑,进一步拓展了操作场景边界。

因时机器人也在本次展出了新品 RH56F1 灵巧手;戴盟机器人则带来了其新一代灵巧手DM-Hand1;AI科技家电品牌COLMO展台也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行走和摆手姿势,并在行业内实现AI Agent智能体的率先应用;B站也在机器人区域展示了机器人踢足球、“叶问蹲”、越野跑,在现场真实体验遥控机器人的效果。

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奚伟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还在早期阶段,成本会随着工业链的成熟快速下降。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通过更集成化的设计,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重量,可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事实上,正如姚卯青所讲,具身智能行业发展依然处于早期且快速奔跑的阶段。当大模型赋予机器人智慧与灵魂,物理智能涌现的命运齿轮就开始转动,“面对具身智能数据的荒漠,我们选择栽下第一棵树,愿其能成为一片森林。”

随着AI大模型加速发展,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通过共享先进的VLA具身智能模型,一步步实现高效、精准作业,这预示着未来5-10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即将进入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家庭当中。

姚卯青透露,智元的精灵系列下一代机器人本体——精灵G2即将发布。相较于上一代,G2在运动精度、场景适配性上全面升级,具备原生数采能力,可胜任工业、商业、家庭等多元场景,进一步拓宽具身智能的应用边界。

(作者|林志佳,编辑|盖虹达)

标签: 机器人 智能 模型 科技 场景 技术 行业 算力 平台 产品 全球 中国 人工智能 开源 科学 工业 能力 创始人 公司 亮相 全面 节点 解决方案 世界 智元 架构 商汤 集群 国产 人形 模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