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日,吉林银行996元“顶配”定制银行卡的服务收费引发市场关注。实际上,此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定制银行卡的收费项目,费用为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
业内人士表示,这类服务满足了部分客户对独特性和专属感的追求,也是银行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服务竞争力的体现。
银行探索个性定制服务
据悉,吉林银行近日发布《吉林银行关于新增、调整部分服务收费项目的公告》。根据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 吉林银行借记卡DIY卡面定制费为100元/张。金属材质卡需另付388元/张,仿金属卡、彩色镭射卡需另付120元/张。卡号定制则按位数分级,4位、5位、6位、8位卡号每张分别再收费88元、158元、238元、508元。若客户选择卡面定制+金属材质+8位卡号定制的“顶配”组合,单卡花费将达996元。
记者7月27日查询吉林银行官网,借记卡定制服务暂未上线,提示“此功能正在紧张筹备中……如有需要,您可前往吉林银行各线下网点申请办理相关业务。”
吉林银行的借记卡定制服务暂未上线。(截图自吉林银行官网)
记者从银行网点咨询,证实了上述公告信息,吉林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DIY卡面+选择4位卡号是180元,8月1日即将变化。“不过现在4位连号不一定有,‘好号段’基本已经被人选走了,4位卡号不一定有连号或按顺序来的了。”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号段需要进入系统查看,客户可以在线下网点办理。
“银行在推出此类服务时,也要注意平衡收费与客户接受度的关系。”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对记者表示,对于高端客户群体,他们可能更愿意为高品质的个性化服务付费。但对于普通客户,过高的收费可能会降低吸引力。银行需要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确保服务的价值与价格相匹配,同时也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依据,避免引发误解和争议。
实际上,银行定制信用卡的服务早已有之,费用为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在社交平台,有追星族选择用自己偶像的照片做信用卡的封面,卡号后四位还特意设置成偶像的生日。评论区还有不少人提问具体的操作步骤,该网友表示选号+工本费共150元。
此外,也有爱宠人士用自己的宠物猫做储蓄卡的封面。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自己定做的银行卡封面,有用自己孩子照片的,还有用情侣合照的,提及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
社交平台上网友晒出的定制银行卡。(截图自小红书App)
记者查询了各大银行的收费标准:浦发银行花悦照片卡支持卡面定制,客户可上传自己心仪的照片作为卡面,费用为每张56元起;工商银行定制借记卡为100元/张(童画卡80元/张),“青春纪念册”个性化定制卡限时7折优惠,工本费为70元/张;兴业银行特殊设计信用卡工本费最高可至3888元/张,具体根据卡片主题、设计、配套制作工艺及自选卡号等各项卡片个性化服务而定价。
需关注定价机制合理性
“从市场角度来看,定制银行卡服务满足了部分客户对独特性和专属感的追求,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记者表示,兴业银行等机构推出的高端定制服务,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设计复杂度、工艺要求和卡号稀缺性等因素,3888元的定价策略针对的是特定高净值客户群体,这部分用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看重服务的专属性和象征意义。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记者表示,银行卡定制服务是银行探索个性化金融产品的一种尝试,也是银行适应消费升级、提升服务竞争力的体现。此类服务通过将金融工具与情感价值、身份标识等附加属性绑定,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而跨度较大的价格带宽设计,既覆盖了基础客户的普惠性需求,也满足了高净值群体对定制化体验的溢价支付意愿,符合零售金融的精细化运营趋势。
“不过,我们依然需要关注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在部分个性化服务的定价构成中,除物料成本、工艺溢价外,品牌附加值的量化缺乏明确标准,若未建立基于成本核算的透明定价体系,易引发‘价格信号失真’的风险。”付一夫说,“此外,金融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资金融通与风险管理功能,过度强化非功能性属性的商业推广可能导致金融服务去金融化的倾向,偏离审慎经营的本源。”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理性评估个性化服务的实际价值,避免为不必要的溢价买单;银行需在创新服务与合规经营间找到平衡,通过公开定价构成机制、建立客户知情权保障机制,确保服务溢价与成本、体验相匹配,如此方能在提升客户黏性的同时,维护金融服务市场的健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