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朋友看了沉默了,并借走了我的会员。
作者|Moonshot
编辑|靖宇
如果你最近混迹在 AI 生图或设计,很可能已经听说过一个设计网站 Lovart。
Lovart AI 在海外设计师社区爆红,邀请码最高被炒到一码 500 元。Lovart 首次呈现了什么叫全栈式智能设计能力,用户只用说句话,Agent 就能端出来一整套视觉设计,包括图像风格、排版草图、文案建议。
对习惯了手动调图、反复和甲方沟通修改的设计师来说,Lovart 就像是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创意流程。
而在7 月,Lovart 推出了中国版:星流 Agent。
星流 Agent 号称更懂中文,官方称其「全面适配中文语义、东方美学、本地场景。」几乎相当于一个本土化的 AI 设计团队,触手可及。
打开星流 Agent,看着首页的精美案例,我瞬间感觉:虽然我还不会用 Adobe 全家桶,但我已经敢上网接设计订单了。
星流 Agent 首页案例|图源:星流 Agent
带着这种预期,我开始使用星流 Agent,没想到迎来了开幕雷击。
栏目作者召集
极客公园的新栏目「AI 上新」,将带大家体验最新的 AI 应用和硬件,让你成为 AI 时代「最靓的仔」!
现在,我们也向所有喜欢尝鲜和体验 AI 的同学发出召集,只要你发现并体验了新的 AI 应用或者功能,按照格式(参考案例:)向栏目投稿,在极客公园公众号发布,不仅能获得相应稿费,且会为你「报销」AI 应用的订阅费用。
同时,优秀作者还有机会进入极客公园 AI 体验群,获得最新 AI 应用和工具的内测资格,参加极客公园专属相关 AI 活动,和 AI 应用创始人一对一沟通。
AGI 太久,只争朝夕,让一部分人先 AI 起来吧!投稿、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极客小助手微信
01
开幕雷击
我们必须先泼一点「冷水」:
星流生图 Agent 虽然可以「生图」,但它的单张出图质量堪忧,甚至倍感抽象。
比如我最初想测试它宣传的「中文语义适配」,于是写了一个非常基础的 prompt,带有完整中文文案,结果第一张图就翻了车:画面风格是对的,构图也没问题,但文字又是特有的「AI 鬼画符」。
在二次编辑时,我特意强调信息要用中文,然而更混乱的文字出现了,在四五次图上微调后我放弃了,它可能是真不懂中文。
看画面上的手,也有 AI 生图老问题|极客公园
随后我改用星流提供的另一类增强模型(LoRA 风格包),它可以给生图赋予一种预先设定好的风格。
你可以在一堆风格包中任选其一,比如「复古张贴画」「波普艺术」「像素艺术」「赛博朋克」「日系二次元」等等,高阶玩家甚至可以编写自己的 LoRA。结果显示:风格倒是跑出来了,可惜文字依旧离谱。
中文字符依然出了问题|极客公园
而「以图生图」和「智能编辑」功能就更抽象了。
「以图生图」是几乎所有 AI 图像工具都有的基础能力:上传一张图,再用 prompt 给它换个风格。
在我尝试了多次,还换了许多 prompt,只想要「把一张合照,换成《星露谷物语》的像素风格」后,我收获到的结果是:
这都不是抽象了,这是惊悚|极客公园
别说像素了,都不像人了。合照中人物比例诡异、面部模糊变形、五官乱飞……整个画面散发出一种「恐怖谷」质感。
我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写 prompt,星流终于实现了我想要的像素风,只是效果并不似《星露谷物语》,更像是《锈湖》,氛围也从惊悚走向了诡异。
风格从《星露谷》到《绣湖》|极客公园
随后我又体验了官网宣传「智能编辑」功能,上传了自己的照片并要求「给我戴上眼镜,把衬衫的颜色换成浅色。」听起来就像是 AI 版的美图秀秀 Pro 版。
它真的做到了,眼镜戴上了,衣服换的也非常自然,只是脸「微 do」了,我的脸微妙地变成了欧美混血感,以及凭空多出了一根手指。
这种像我又不像我的感觉,真不能久看|极客公园
至此,我冒出了「星流又是概念诈骗产品吧?到底能不能用?」的想法,就在我准备放弃该产品,关掉网页时,我偶然点开了「Agent 对话」功能。
很快我就意识到:我完全用错了星流的使用方式。
星流的优势并不在于「生图」,而是可对话的,拿来跑出创意流程的「Agent」。
02
Agent 才是大杀器
你可以把星流想象成一个由多个 AI Agent 组成的设计团队,它的厉害之处不在单个模型出图有多强,而在于它能串联多个智能体,按任务角色协同工作。
比如我只需要输入一个模糊的想法,比如:我们游戏工作室叫……,开发的游戏风格是……。
星流会自动激活一整组的 Agent 各司其职:
策展 Agent:会先提问引导你澄清主题,比如「你想做的是工作室 logo?游戏宣传海报?还是 UI?」在做出选择后,过渡到下一步。
灵感 Agent:会根据你的想法,提供图像风格、排版构成、色彩倾向,甚至引用历史艺术作品作为视觉语境供你参考,你只需要选择对应方向即可。
做甲方的感觉,真爽|极客公园
设计 Agent:结合前面的语义理解和图像风格,出主视觉样稿和多种变体草图。在这一步里,它还会根据前文信息,给我汇总出多个设计方向,在看到成品后,Agent 还会反馈我是否需要生成其他场景,比如游戏启动画面、社交媒体宣传图等等。
精修 Agent:具体到每一张图中,我还可以在「画板」上进行微调,只需要选住想更改的部分,输入更改指令。
归档 Agent:在确定成稿后,自动整理每一部分输出,按结构打包,命名、分类、生成 zip 包,方便一键下载。
在整个过程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甲方:只需要给一些模糊的描述,就端出来的不同方案进行选择,再给具体的修改建议。
整个过程效率极高,我只花了 10 分钟,就拥有了满意的「工作室及游戏的 logo」、「社交媒体宣传图」、「游戏 UI 元素和启动界面」,而且分分钟我可以拿到另一套完全不同的风格方案。
10 分钟就设计出了一套工作室 Logo|极客公园
此前被我「打入冷宫」的以图生图功能,在详细 prompt + Agent 的加持下,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比如它在 Agent 功能里,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星露谷画风」,尽管多识别出了一个人,但整体效果相较于 LoRA 的「以图生图」有了质的飞跃。
终于得出了想要的风格|极客公园
而在极其详尽的 prompt 下,我几乎可以实现「文字 - 图像」的一比一完美转换,星流还会在完成我 prompt 基础上,再进行创意发散,交出的成果不仅符合需求,还有更多能让我选择的空间。
我给了星流非常具体的需求|极客公园
星流不仅理解了我的画面要求,还通过大模型知道了该游戏围绕「时间操控、蝴蝶效应、青春回忆和命运选择。」就此延伸出四个设计方向让我选择。
最终生成效果不仅完美贴合了我的 prompt 描述,而且在五张不同色调的海报里,元素位置和大小、主角眼神都各不相同。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力令我大为震撼。
每张海报还有角色眼神之间的差别|极客公园
这时,我已经感受到了星流 Agent 的强大,所以决定再给它一次「中文生成」的机会,这次我 prompt 只写下「一系列插画漫画、画面尺寸、内容方向(不同 MBTI 情侣的交流错位)、中文文本」。
星流 Agent 又突破了我的预期,它用大模型理解了我说的内容方向后,生成插画的画风、内容、中文文案都很完整,属于拿去小红书起号,都鲜有人怀疑是 AI 的程度。
可以直接发小红书了|极客公园
至此,我对星流的态度从怀疑转向了肯定,甚至在新用户免费体验 3 次 Agent 功能用完后,果断开了一个月 49 元的标准会员。
因为当我真正把它当作一个 Agent,一位 AI 设计师来使用后,我才意识到星流的作用不只是出几张图,而是直接做出工作流。用不好它的人(就像一开始的我),把它当一个不完美的生图工具;而能用好它的人,已经在用它把脑子里还没想清楚的事,变成一个能交付的项目。
一分钟,为周末的朋友聚会上个格调|极客公园
星流 Agent 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在于单一图像生成能力,而是它背后对「设计流程本身」的理解能力,这是它有别于 Midjourney、DALL·E 这类图像生成模型的关键。
他们在模型训练阶段积累了大量来自真实设计项目的「全流程数据」,包括从想法到最终交付图像的过程对照;不同风格的草图与对应的修稿版本。这些数据支撑起了星流 Agent 对设计任务的拆解能力,也让它具备了某种「设计思维」,能逐步明确你的需求,引导你在风格、构图、色彩、语义上的选择,并持续把控最终作品的统一性。
你以为你在生成图,其实你已经和一个微缩版的设计团队合作了一轮。所以我能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用星流完成一个(虚构的)独立游戏「主界面视觉」。
这也让我开始设想一个问题:
如果我一个人 + 星流,就能完成各类平面设计工作,甲方的需求我直接复制粘贴进对话框,那星流能不能真的取代一个人类设计师?
03
取代设计师,指日可待?
我拿着用星流做的那组虚构游戏视觉方案,去请教了两位工龄 5 年和 10 年的专业设计师。
第一个是独立游戏设计师,他看完后很直接地说:「一个人做的话,保险起见,可能要一周时间。设计主要是沟通成本。」
而另一个做电商设计和品牌视觉朋友则说:「半个月?」但又补了一句:「其实乙方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都是被甲方反复拉扯,如果急的话,熬个大夜也能做完。」
和设计师同学咨询关于 AI 生图的问题|极客公园
而他们一致的感受是:虽然这套图看起来不够精致,有点「怪怪的」,其中一位直接问「AI 做的吧?」但随后又表示,作为初稿,完成度已经相当高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对设计师来说,星流可能只是从 0 到 0.5,是一个灵感发散器,是一块草图打底的画布;但对像我这样不会设计的人,它就是从 0 到 1,是一条通往表达的捷径。
过去,视觉传达需要掌握工具、理解构图、学会配色、拥有审美,甚至懂点情绪管理,来抵御审美疲劳与反复无常的甲方。
而现在,星流,或者这类 AI 设计 Agent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告诉我们:你可以只凭借一个念头、一句模糊的话,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视觉传达。
根据我描述的模糊想法,星流初版就拿出来的海报|极客公园
所以星流的意义不是替代谁,而是让那些本来没有设计能力、不会用工具、甚至连需求都说不清楚的人,也能完成视觉的传达。它绕过了复杂的工具教学,代劳了我们与工具之间的对抗,它是一个属于普通人的设计工作流,让门外人也能跨入创作现场。
这可能才是普通人对 AI 最值得期待的地方:把技术门槛降低,把创意落地成真。而这种门槛,低到只需订阅 49 元/月的标准会员,获得的 4000 点数足以完成 23 个 Agent 项目。
而一旦更多人拥有了表达的能力,我们对于设计的期待,或许也会随之改变。星流们未必会让设计师失业,但它会让设计变得更平等,而在技术平权后,艺术才会发光。
也许在未来那个 AI 设计师全面普及的世界里,我们的眼睛不再需要忍受「丑设计」,而是只需要去欣赏「更美」的设计。
*头图星流 Agent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会使用星流 Agent 这个工具吗?
爆料称,MiniMax 计划香港 IPO,估值约 30 亿美元。
点赞关注极客公园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