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开“天眼”了!系留无人机照明技术破解韶关夜间电力施工难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7-28 18:22:34

7月23日晚,坐落在广东韶关山间的花坪镇夜色如墨,南方电网广东韶关城区供电局的工作人员正趁着列车空窗期,紧张进行横跨铁路的高压线路改地下电缆的作业。漆黑环境中,一架系留无人机腾空而起,瞬间点亮6000平方米施工区域,为这场夜间“攻坚战”装上了明亮的“空中灯塔”。


技术人员在操作系留无人机。邱懿 摄

新技术破解夜间照明难题

这架系留无人机与常见机型不同:一条细线将其与地面设备相连,升空后底部照明灯开启,光线自上而下均匀覆盖作业区。

“传统地面照明向上照射,强光易干扰视线,系留照明从上往下照,就像‘上帝视角’,能避免光污染影响施工人员判断。”韶关城区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经理胡高峰解释道。


系留无人机升空后,地面被照亮。邱懿 摄

操作人员生产计划部配网规划工作组王新友介绍,该无人机通过系留线外接电源持续供电,搭载的高功率设备单机照明范围达6000平方米,操作简便且适应野外复杂环境,作业时长缩短了将近一半,堪称夜间施工的“得力助手”。

多重优势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工程涉及拆除原有导线、新立电杆、敷设电缆以及架设同杆双回线路等多项复杂作业,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而此次系留无人机的投入使用,为复杂环境施工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在夜空中,系留无人机仿佛化身“空中之眼”,通过实时拍照技术监控施工全程,为安全监管提供全方位视野。“既能优化流程,又能精准把控高风险环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胡高峰说。


在系留无人机照明技术的辅助下,有效提升电力工人夜间作业安全保障。梁伟 摄

操作中,工作人员只需注意理清系留线、避免交叉触碰桨翼,其余操作与普通无人机无异。这种便捷性让其在野外作业中优势凸显。

“机器代替人是电网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核心是解放人力、保障安全。”胡高峰介绍,该局在绝缘涂覆、登高作业等领域已逐步推广机器人和高空作业车,减少人工风险。此次系留无人机的应用,正是智能技术赋能施工安全的又一实践。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鹿筱悦

通讯员 邱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