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深蓝财经
作者 | 王鑫
没想到,娃哈哈争产风波闹那么大,结果一看,最受伤的却是纯净水老大怡宝。
7月28日,港股一片涨势,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02460.HK)却逆势大跌13%,市值蒸发超40亿港元。
暴跌背后,7月25日,这家港股饮料新贵发布的一份盈利预警震动市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0%-30%。
相比今年3月交出的上市后首份“成绩单”——2024年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23.12%,可谓业绩骤变。
国民纯净水,到底怎么了?
1
业绩爆雷,股价大跌
就在业绩预告当天,海通国际率先发布的研报还是一片乐观的声音,其指出:
公司为国内包装饮用水行业的领军企业,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及第一大饮用纯净水企业。
核心品牌“怡宝"连续多年保持纯净水市场销量前列,占据约九成收入比重,奠定了稳固的市场基础。
公司正处于从大单品向多产品平台型公司转型的关键期,未来业绩增长前景值得期待。
预测公司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7.5%,净利润同比增长21.5%。
然而,当冰冷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一出,此前乐观预测的机构纷纷被打脸。
尽管华润饮料表示,将宣派中期股息,试图向市场传递现金流充裕的信号,但还是没有阻止一场暴跌。
颇具戏剧性的是,近期,华润的老对手娃哈哈因宗庆后家族争产正陷入舆论漩涡。有媒体报道称,事件发酵后,娃哈哈电商平台日销量腰斩、部分经销商信心受挫、年轻消费者信任度从68%骤降至41%。
市场普遍预期怡宝将趁机抢占份额,但现实还没来得及验证,怡宝自身却“城门失火”——陷入增长危机。
深蓝财经注意到,华润饮料将利润下滑归因于“策略性投入”:营销资源加码、产品组合调整、渠道改革推进。
但在分析师眼中,这更像一场被动卷入的生存之战。
中金报告直指核心:1-5月怡宝在现代渠道(商超、便利店等)收入同比下滑7.6%,而行业整体增长3.5%。
为逆转颓势,华润不得不启动“外科手术式”渠道改革:将经销商从配送结算角色升级为综合服务商,在部分区域增加一级批发商以触达终端,甚至为电商、餐饮渠道设立专营团队。
这些调整有利于长期发展,但短期无疑会推升成本。叠加中超冠名等体育营销投入,促销营销费用率激增最终吞噬上半年利润。
高盛的测算更为严峻,将华润饮料2025至2027年销售预测下调约5%,包装饮用水销售预期下调约6%,估计促销及渠道投资增将导致2025年毛利率收窄1.6个百分点,相应将盈利预测下调26%至27%。
高盛由此将华润投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由16.4港元降至12.1港元。相较于最新股价11.3港元,几乎无增长潜力。
2
增长面临“枷锁”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对“纯净水霸主”增长逻辑的质疑——当9成收入依赖单一品类,护城河也可能成为枷锁。
实际上,华润饮料的业绩下滑并非偶然。尽管2024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3%,但这一增长主要依赖成本控制而非市场扩张。
2024年,饮用水市场风云突变,华润核心的包装水业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引发“野性消费”,娃哈哈纯净水借此在全国快速铺货;4月,农夫山泉推出的绿瓶纯净水,将单价拉至1元以下,直接引发行业价格战。
怡宝被迫跟进促销,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24年一季度,其小规格瓶装水产品平均售价降低至1198元/公吨,较2023年同期明显下降,但市场份额仍受到一定冲击。
当怡宝为增长焦虑时,娃哈哈正陷入更原始的危机:企业控制权争夺引发的渠道信任崩塌。
表面看,怡宝与娃哈哈困境成因迥异,但拆解财务与市场结构,可发现惊人的共性危机。
娃哈哈则因代工模式埋雷——此前今麦郎代工事件已引发质量质疑,家族纠纷更放大“品控失序”的担忧。
怡宝同样正为早年依赖代工还债:2024年新建广东万绿湖、福建武夷山等工厂,通过瓶胚自制将包材成本压降15%,才推动毛利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47.3%。
当两家企业均在围绕代工、反代工增强控制权或降本时,饮用水市场的竞争早已超越价格层面,进入全方位能力比拼。
面对2024的网络舆论攻击,农夫山泉通过 “天然水+高端线” 组合,在2024年实现包装水收入159.5亿元,尽管同比下滑21%,但依然占据行业第一。
与此同时,农夫山泉通过开发锂水、泡茶水等细分品类,2025年目标冲击600亿销售额,其中预计包装水320亿,饮料类280亿。
据2025年近水饮料市场报告,行业已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农夫山泉市占率35.2%,近乎怡宝(9.8%)+娃哈哈(未上榜)之和的两倍。
这也预示着,在农夫山泉统治的战场中,第二梯队可能陷入 “增长死循环” 。
更意想不到的是新势力降维打击,例如元气森林依托无糖概念切入矿泉水,用互联网打法将行业利润率拉至冰点,所有玩家都在为份额牺牲利润。
3
结语
瓶装水行业的竞争,从来不只是水源地与营销的较量。
怡宝为渠道改革付出利润代价,娃哈哈因治理危机失去渠道信任,农夫山泉因却因新品持续培育,巩固了龙头地位。
巨头们的当下,共同验证了快消行业的新生存法则:成本管控决定生死下限,品类创新才能划定发展上限。
好在,华润正在疯狂补短板,2024年饮料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0.3%,“至本清润”草本饮料销量同比增长122%,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这种多元化布局,与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组合策略异曲同工。
对怡宝而言,如何在纯净水基本盘与多元化布局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其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