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机器人与AI软件投资热度显著,AI企业IPO计划“升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7-28 22:06:59


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大会期间,毕马威中国举办“人工智能驱动创新商业文明生态论坛”,并发布《新智启新质:生成式AI赋能产业变革的实践与路径》报告(文内简称“报告”)。

报告称,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数智转型的关键力量,其价值释放高度依赖于特定行业属性与场景特性之间的精准匹配。因此,识别哪些行业和应用场景将成为价值高地,已成为生成式AI产业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从行业层面来看,各行业的智能成熟度与生成式AI的场景渗透度,框定了价值上限,而行业内企业对相关投资回报的现有评估及持续投入意愿,则划定了价值下限。而从场景层面来看,场景特性决定商业价值落点,企业决策者可梳理并筛选高落地价值的生成式AI应用场景,而这离不开对战略、业务、组织、技术、风险等多因素的通盘考量。

毕马威中国“智慧之光”数智化解决方案主管合伙人柳晓光作为报告的发布者,他表示,从应用层来看,随着基础设施层、模型层的发展格局和路线渐趋清晰,以及各类生成式AI服务持续涌现,下游To B应用市场需求有望爆发,成为生成式AI产业的价值高地和竞争焦点,长期来看,随着To B市场规模效应显现,生成式AI服务有望以更低成本向To C市场渗透。


报告梳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链。

报告称,从感知式AI到决策式AI,再到生成式AI,AI不断从“单点技术”进化为“通用技术”,主要得益于高水平算法、高质量数据、高性能算力三者的螺旋式互促。其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进一步打通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间的“信息孤岛”,与技术、人才、管理等传统生产要素深化融合,促使全要素配置效率提高。

毕马威中国华东及华西区科技、媒体及通讯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冯炳光在以“人工智能行业在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演讲中提到,在2024年人工智能融资中,细分赛道大模型最多,其他依次为基础层、技术层、行业应用、通用应用等。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行业也为全球IPO市场带来新的动能。

据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张京京观察,“港股是现阶段AI行业所偏好的资本市场之一。” 她认为,AI行业在2025年的整体投融资逻辑与2024年相符,机器人与AI软件为代表的应用赛道投资热度更为明显。此外,在资本青睐、政策鼓励与市场热度的多重加持下,更多AI企业启动IPO计划以实现进一步发展。

另外,作为该论坛的重要亮点之一,毕马威中国首次公开发布了“智速转型平台(KPMG Velocity-Platform)”。该平台覆盖企业转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引擎,结合毕马威中国的行业洞察、人工智能、数据、ESG(环境、社会与治理)、信息安全的转型资产等资源,通过AI赋能的平台交付,整合了方法论、资产、赋能工具和技术等。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赵唯佳 发自上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