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二季度利润降三成
今年二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交付了227.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2%。被视作短板的电动汽车业务也迎来了飞速增长,上半年核心品牌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增长14.3%达到约19.3万辆。然而,令人振奋人心的销量数据并没有让大众交出一份喜庆的二季度财报,营业利润反而更创下近年最大单季跌幅:营收同比下降3%至808亿欧元,营业利润暴跌29%至38.3亿欧元。大众汽车表示:“营业利润下滑主要由于美国进口关税上调导致成本增加。”
就大众汽车而言,美国关税政策使其在北美地区的上半年销量暴跌16%,成为大众全球唯二下滑的主要市场之一。但比这更揪心的是美国关税对利润带来了影响,仅上半年,美国关税导致成本增加13亿欧元,换言之吞噬了13亿欧元的利润。鉴于当前业绩形势,大众已将今年全年收入预期下调至与去年持平——此前,集团曾预期增长5%。
2.一汽、零跑合作细节曝光?
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自2025年3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双方合作框架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更多细节得到曝光。据网传消息,一汽将基于零跑自主研发的B平台打造新车型,主攻海外市场,复刻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模式。该平台已通过首款SUV B10和首款轿车B01验证技术可靠性。
值得关注的是,一汽-大众也出现在了双方合作内容中。消息称双方将采用“大众-小鹏”式合作路径,借助零跑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在一汽-大众体系内探索“技术授权+本土化生产”模式,共同开发面向国内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对于上述传闻,零跑回应称“暂无法提供更多信息”,一汽则未公开表态。
3.全新问界M7将于9月首发
鸿蒙智行官方发布了全新问界M7的车型官图,实车将于9月首发亮相。从图片来看,外观的整体风格与问界M8类似,封闭式前脸配备扁平化前灯组并采用饰条连接,营造出贯穿式LED大灯效果。前包围延续问界M8和M9的设计,加入了镀铬条装饰。车身侧面配备半隐藏式门把手和多辐式轮毂,车尾采用全新造型的贯穿式尾灯组。
根据此前消息,全新问界M7将搭载华为途灵底盘,悬架升级为前双叉臂式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并有望配备空气悬架和可变阻尼减振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预计将搭载华为ADS 4,支持高速/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智能泊车、全向防碰撞预警系统等多项功能。至于动力部分,将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可选。
4.国产奥迪Q6L e-tron预售35.3万起
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开启预售,普通版与轿跑版各推出了两款车型,预售价35.30-40.30万元。新车是奥迪PPE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并配备双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将在8月份正式上市。其前脸保留了奥迪家族的特征,中网模仿了燃油车的多边形进气口设计,LED日间行灯还可以展现多种图案,OLED尾灯同样可以变换样式。
内饰部分,中控台设有11.9英寸液晶仪表、14.5英寸MMI触摸中控屏以及10.9英寸的副驾娱乐屏,还提供AR-HUD抬头显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可实现无图城市/高速L2级辅助驾驶、智能泊车等。动力采用全域800V架构平台,配备联合宁德时代开发的107kWh三元锂电池,CLTC最大续航里程765km。
5.阿维塔5G数智工厂挂牌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在重庆正式挂牌,该工厂由长安汽车、华为和中国联通联合打造,是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工厂以“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为目标,应用5G、AI、数字孪生等40余项技术,实现设备自动化率100%,平均每60秒下线一辆新车,并支持跨品牌共线生产。
面向未来,阿维塔计划与华为联合推出一款旗舰SUV产品,并逐步拓展产品线。根据规划,到2030年,阿维塔将推出17款新车型,涵盖轿车、SUV、跑车、MPV等多个品类,目标是实现全球销量80万辆,致力于跻身国内高端汽车品牌前三。
6.腾势N8L明年二季度开售
腾势汽车官方传出消息,全新大型SUV腾势N8L将于明年二季度上市开售。新车此前已经完成了申报,车型官图也已发布,这时候传出延期消息,大概率是因为高端化调整的影响。这车的整体造型与腾势N9类似,前脸造型方正,线条硬朗,造型细长的前大灯组采用了分体式布局。车身侧面依旧是四平八稳的造型,细长的尾灯组与前大灯组呼应,内部灯组呈现间断样式。
尺寸方面,车长5200mm,轴距3075mm,全系采用六座布局。动力方面,将基于易三方技术平台打造,搭载由2.0T发动机和三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预计零百加速时间3秒级,WLCT工况下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6.95L。根据申报信息,该车将配备容量为46.992千瓦时的电池组,WLTC纯电续航里程170km,无人机版为160km。
7.广汽AirCab样机交付
近日,广汽高域在香港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举办了GOVY AirCab首台样机交付仪式。今年6月,广汽高域在香港开启全球首发并开启预订,官方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目前该款飞行汽车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计划明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交付。
该飞行汽车主要面向低空游览的文旅出行,采用顶置旋翼和鸥翼门并提供两座布局,座舱内置5G网络、智能助手等功能,安全上支持冗余飞控导航系统、系统全程监控、云端自检等。另外,还支持L4级智能驾驶,最大探测距离超过300米。
8.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
多家媒体援引特斯拉相关人士的消息称,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C端市场推出,将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此前,马斯克透露该版本将在协调性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上实现突破,预计能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家庭场景任务。
然而,据多家外媒爆料,特斯拉原定于2025年生产5,000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目标已彻底落空。截至7月,该机器人实际产量只有数百台,不足原计划的十分之一。这一产量断层与特斯拉的激进规划形成鲜明对比。此前,马斯克甚至宣称2026年将生产5万至10万台Optimus,2027年产能突破百万台,单台成本降至2万美元。但现实是,特斯拉连2025年的基础目标都未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