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出道”,这是国内人形机器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亮相。观众走入世博展览馆二楼h3时,都不禁发出惊呼,人形机器人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其中,“浦东造”技术含量再创新高,在大会期间“捷报频传”。
共建训练场为具身智能产业筑牢技术基座
“‘青龙’是国地中心研发的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在本届waic上,最新一代‘青龙3.0版’焕新而来,不仅拥有了高性能的一体化关节,还背上了‘算力背包’。”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总监邢伯阳介绍,青龙v3.0增加了通用智能背包系统,其融合5g通讯链路、北斗定位系统与昇腾算力模组,全面增强人形机器人在室外场景下时空定位感知能力等。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国地中心青龙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全体亮相,包括青龙pro、青龙lite、青龙wheel等全新系列产品,涵盖双足人形机器人与轮臂人形机器人两大技术路线。通过“高性能通用平台+垂直场景应用”的产品架构,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闭环,持续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实体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同时,国产化核心组件与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也正式亮相,一站式推动具身智能生态系统建设,创造技术开发新范式。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浦东后,国地中心今年1月还在张江建成并启用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本届waic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百度智能云、华为云等七家核心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合作生态,让“训练场”模式向全国拓展。
同时,国地中心开放基金也正式发布。记者了解到,基金面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青年学者,期待基金催生出更多创新成果,点亮产业未来。
从数据共享倡议书的发布到训练场生态的构建,从青龙机器人矩阵的落地到国产化开发平台的亮相,每一项成果都在为具身智能产业筑牢技术基座;从高校科研力量的聚合到国际专家的思想碰撞,每一次交流都在为全球协作拓宽路径。
浦东企业荣登waic最高奖项sail奖
在waic 2025主论坛上,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与旗下人形机器人灵犀x2的对话成为全场焦点。该对话围绕“机器人是工具还是伙伴”“人机协作的核心挑战是什么”“人机协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等深刻话题展开。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以来首位以“嘉宾”身份登上主论坛的机器人,灵犀x2展现出超乎期望的表现:丝滑流畅的肢体动作搭配自主生成的高质量问答,让人耳目一新。
在对话环节结束时,检测到电量变低的灵犀x2突然“吐槽”:“下次对话前,可以先让我充个电吗?深度对话还挺耗电的。”引发现场一片掌声和欢笑,生动展现了人机交互的温度与活力。
现场,彭志辉通过灵犀x2正式发布“智元灵渠 os”开源计划——这是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旨在推动当前机器人系统生态融合、具身智能新技术突破。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super ai leader,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终极榜单正式揭晓。智元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凭借其在技术创新、产业落地、数据驱动、评测创新及开发平台等多个维度的卓越表现,成功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sail之星奖。
值得关注的是,智元机器人是本届6家sail之星获奖企业中唯一的机器人公司。据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有效弥合了图像文本输入与机器人动作执行之间的语义鸿沟。这一技术突破,使得机器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能够更精准地理解指令、执行任务,从而大幅提升了自主作业能力。
可以“抱一抱”的智能机器人加速“进化”
浦东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傅利叶以焕新姿态亮相,人形机器人gr-3和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康复港”在展会期间备受关注。
“超越以往极简工业风格的硬件设计,这是一款可以抱一抱的机器人。”傅利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表示,傅利叶团队始终相信,具身智能的终极命题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gr-3不仅具备安全、可控的功能属性,更是一款真正“以人为本、有温度”的人形机器人。
作为傅利叶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care-bot,gr-3创新性地引入柔肤软包覆材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在功能迭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的体验边界。
除了gr-3的首秀,此次傅利叶展台的另一大亮点是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康复港”,展示了公司在康复医疗领域从数字化、标准化、个性化到具身智能化的深度跨越。
“具身智能康复港”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融合多模态感知、大模型与精准运控,针对康养场景需求构建了五大训练交互模块:导诊咨询、认知康复训练、上肢康复训练、运动功能重建以及远程康复。
“人形机器人可以是导诊员,‘他们’搭载多模态大模型和定制语料包,为患者提供贴心又高效的导诊服务等。”傅利叶展台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国内率先基于机器人技术构建的智能康复解决方案,“智能康复港”整合了由傅利叶自主研发的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
“生力军”加入浦东“人形机器人”战队
近日,卓益得在waic 2025上宣布:总部即将搬迁入驻张江机器人谷。“张江机器人谷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汇聚顶尖技术、产业链及人才资源,我们也希望加入到第一阵营中。落地后,我们计划建设数采中心,并加深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一凡表示。
在此次waic展会上,卓益得重磅推出新品“行者三号”双足人形机器人。据卓益得负责人介绍,“行者三号”以“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轻’与‘韧’”为核心,重塑了生产力与生活关怀的边界。这款机器人身高约1.7米、重约38千克,依托肌腱仿生驱动技术,机身较行业同级轻20%以上,行动灵活且能耗降低50%;动态耦合节能技术则让其动态续航达6小时,可轻松应对工厂巡检、家庭服务等长时间任务。在灵活性上,30个主动自由度(不含手部)让它接近人类动作水平等。
“迁入浦东张江后,我们将‘行者三号’迭代到稳定版本后,就会往规模化生产加速。”张一凡说。当天,卓益得全球合作伙伴招募政策正式发布。
在本届waic现场,记者发现,不少浦东机器人企业纷纷将真实场景,如工厂流水线、康复中心等搬上了展台,机器人动作越来越精准流畅,这也预示着,具身智能产业正从实验室、演示场,逐渐走向商用落地,席卷工业、医疗等场景。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