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商业观察
当顺鑫农业、皇台酒业等七家酒企相继交出惨淡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时,亏损的阴云已笼罩整个行业。在这场行业寒冬中,曾顶着保健酒第一股光环的海南椰岛(*ST椰岛),正以最刺眼的方式滑向悬崖边缘最新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1400万元,而这仅仅是其漫长下坡路上的又一个路标。
四年巨亏4.7亿的坠落轨迹
回溯至2021年,海南椰岛便开启了噩梦般的亏损循环。财报上的红色警报逐年加剧:2021年亏损6000万,2022年扩大至1.18亿,2023年再攀至1.49亿,加上2024年最新亏损1.36亿,四年间累计亏损高达4.7亿元。更触目惊心的是其市场规模的坍塌营收从2021年的8.33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1.75亿元,萎缩幅度近八成。
即便在2023年6月海口国资入主试图力挽狂澜,也未能止住颓势。当公司剥离地产专注酒业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曾被剥离的房地产子公司阳光置业,竟在2023年以1300万元净利润成为集团旗下唯一盈利超千万的子公司,而主营的酒类业务毛利率仅39%,远低于行业65%的平均水平。
跨界白酒:50亿豪赌变诉讼泥潭
面对保健酒增长乏力,海南椰岛将赌注押向炙手可热的酱酒赛道。2021年,公司豪言将向糊涂酒业注资50亿元打造仁怀第二大酱酒企业。这场被寄予厚望的跨界,却迅速演变为灾难:合资公司椰岛糊涂酒业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营收竟为负值。更糟的是纠纷不断,其中与贵台公司的合同纠纷涉案金额就达721万元,预付款与存货面临损失风险。
当酱酒梦碎,公司又仓促转向草本酱酒新概念。2024年推出单价高达3579元的VIP1号草本酱酒,市场却报以冰冷回应电商平台显示该产品至今0人付款,1299元的礼盒装也仅有1单历史成交。这场高举高打的转型,在消费者端彻底失灵。
人事地震与千万诉讼的死亡螺旋
管理层动荡成为贯穿始终的暗线。2024年底以来,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总经理相继辞职。尤为讽刺的是,原总经理马贺在2024年薪酬暴涨102%至64万元,同期公司亏损过亿、销售人员缩减近六成。其代行财务总监期间,子公司员工侵占资金1986万元却延迟四月披露,导致公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经营溃败引发诉讼缠身。近一年新增未披露诉讼金额达3150万元,占净资产29%;2024年报显示20余起案件悬而未决,公司多为被告方。股价则连跌四年,市值长期低于30亿元,退市利剑高悬。
最后72小时:国资救场与悬崖边的自救
当公司站在退市边缘,大股东海口国资紧急出手。今年3月,具有国资背景的王之明、王飞燕火线补位董秘和财务总监。董事长段守奇在马贺辞职后亲自代管总经理,并明确战略回调:集中全部资源深耕保健酒领域,强调与劲牌等企业合作探索保健酒机遇。
然而回归之路布满荆棘。主力产品海王酒在电商平台销量仅3695件,竞品伊力特同期销量达1.1万件;2025年一季度,海南椰岛营收同比下滑18.47%,跌幅远超行业。经销商调查显示,白酒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已达900天,超半数经销商遭遇价格倒挂,中小酒企生存空间被极致压缩。
留给海南椰岛的时间已进入读秒阶段。若2025年无法实现净资产转正或营收过亿,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段守奇提出的开发核心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团队建设三板斧,在四年亏损惯性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当消费者举起健康酒杯时,这位保健酒开创者却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它的困境警示着所有企业:盲目追逐风口而丢失初心,终将被风口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