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正在显著改变中国车市的竞争生态。在燃油车时代,一款10万元级别家轿的车机,往往停留在能听收音机、能连蓝牙的原始阶段,而如今,得益于高性能车规级芯片的普及,以及各大车企在“软件定义汽车”理念下的竞争,流畅跟手、功能丰富的智能座舱,正迅速成为平价电动车的标准配置。
放眼市场,比亚迪的Dilink系统,凭借开放的生态和不错的流畅度,搭载于其从海鸥到汉唐的全系车型上;零跑汽车更是将“技术平权”作为品牌标签,率先在15万元级别的C11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7月24日,2026款吉利银河E5宣布上市,以10万出头的起售价,进一步打破了以往高端车型的技术壁垒。
最核心的升级,直击纯电用户最大的痛点——续航焦虑。2026款银河E5将此前440km续航的入门版型,直接提升至530km,而此前530km的版型则一举跃升至610km。超过600公里的续航,在两三年前,足以让一款车型跻身中高端俱乐部,如今,它出现在了一款15万元以内的家用SUV上,这也反映出神盾短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在不增加用户购车成本的前提下,实质性地提升了出行半径。作为对比,比亚迪元PLUS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长期霸占销量榜首,但其在续航里程上仅提供430km和510km两个版本。
智能化“软实力”上面,银河E5的此次升级,增加了高德地图的绿波导航、优化了HUD显示效果,还加入了应用场景化的洗车模式,以及能媲美高端音响的全景声音乐专区。其车载AI银河精灵和语音控制功能也得到大幅优化。这些细节优化,也进一步提升了质价比。
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车市,价值战将成为新的主战场。竞争将围绕核心技术、用户体验和品质安全等多个维度展开。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可以用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产品。而对于车企而言,这场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型,虽然不可避免会加剧竞争,但更是一次加速优胜劣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