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晓京
经过1个多月时间,红棉股份拿下亚洲食品的控制权尘埃落定。日前,公司公告已完成股权转让和变更登记。
收购前,红棉股份手里已掌握庞大的制糖业务,还拥有大单品广氏菠萝啤,随着亚洲沙示的加入,在饮料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完善。
2023年末,公司剥离日化业务,转入食品饮料赛道,形成制糖业、饮料业和产业园区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更看重饮料业务,认为经过消费结构的调整,饮料行业处于稳定增长期间,增速趋缓但细分领域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吞下亚洲沙示
自2023年剥离掉日化业务后,红棉股份()加速扩展饮料产品矩阵,日前将亚洲沙示汽水收入麾下。
昨日,公司公告披露,收购亚洲沙示母公司亚洲食品,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等手续。
6月23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这笔收购案。以对价9028.04万元收购广州南业营元投资所持亚洲食品)39.9996%股权。同时,接受鹰金钱表决权委托,拥有亚洲食品剩余60.0004%股权对应投票权。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亚洲食品100%表决权,实现控股。
原本,红棉股份是准备收购鹰金钱100%股权。但在执行过程中,因同一控股股东广东轻工对旗下上市业务调整未能完成,才祭出上述收购方案。
相比原收购方案,新方案不仅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还能节省和压缩资源投入。这也说明,经历教训惨痛的财务造假案件后,红棉股份内部治理机制更为灵活与机动。
随着对亚洲食品的收购完成,同业竞争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公司在饮料业务中再添新成员。在广氏菠萝啤之外,再获汽水老品牌亚洲沙示的助力。
亚洲食品产品线丰富,不仅有沙示汽水,还有椰子汁、苹果醋以及豆奶等产品。亚洲食品加入后,将增强公司在汽水领域的市场话语权,还能通过饮料生产环节的技术、渠道等补充,降低营业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构建相对完整的饮料商业版图。
汽水底色
亚洲沙示曾和崂山白花蛇草水一起,被网友列入最难喝饮料行列。槽点在于,这瓶汽水的口味,类似于跑气后的可口可乐,再加上一勺风油精。
其实,这种类似风油精的气味,源自广东本地草本植物梅叶冬青,可以消暑解渴、发散风热,赋予亚洲沙示不一样的口味。
可能正是这样的地域特色,这瓶汽水得以在广东扎根,一度被称为广东人的快乐水。
亚洲沙示历史悠久。1946年,屈臣氏汽水厂老员工李智杨等11人筹资,在广州大德路开办亚洲汽水厂。上世纪80年代,引进德国生产线和易拉罐生产线,产品热销全国及东南亚市场。
1993年,亚洲汽水厂和百事可乐一起创立合资企业,品牌一度被雪藏。2002年成功赎身后,开启新的发展时期,7年后被香雪制药收购。
2021年末,香雪制药将持有香雪亚洲饮料53%和10%股权分别转让给鹰金钱和广州南业营元。
亚洲沙示虽然老牌,但亚洲食品规模并不大。2023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1.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0.66万元、1657.01万元。去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656.49万元,同比下降73.51%。
尽管如此,红棉股份对亚洲食品的收购,还是给出较高溢价。以去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亚洲食品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约1.23亿元,评估价值约2.33亿元,评估增值约1.10亿元,增值率高达89.81%。
白糖不好卖了
红棉股份的前身,乃是赫赫有名的广州浪奇,拥有浪奇等一众日化品牌,也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日化企业。
2021年,广州浪奇财务造假案东窗事发。2018年至2019年,其通过虚构大宗商品贸易、循环交易等方式虚增巨额营业收入及利润,被监管部门重处。
事后,公司放弃日化业务,向食品饮料和园区管理服务业务转型。2023年底更名为红棉股份。
2023年至2024年,公司录得营业收入26.29亿元、20.53亿元,同比下降0.29%和21.91%。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4%。
制糖业是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白砂糖是核心产品。去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02亿元,同比下降1.18%,同期,糖制品销量22.70万吨,同比下降5.96%。
白糖不好卖,主要是近年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市场进入减糖时代,传统白砂糖行业备受影响。
近两年,公司制糖业务收入挑大梁,但利润比纸薄,毛利率分别仅2.22%和2.43%。
拉动公司收入增长,恐怕得靠饮料业务板块。
2024年,饮料业务实现收入3.06亿元,占比公司总收入的14.93%,毛利率高达44.64%。
公司认为,经过消费结构调整,饮料行业处于稳定增长期间,增速趋缓但细分领域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收购亚洲食品前,红棉股份旗下已拥有大单品广氏菠萝啤,并拓展了精酿啤酒、苏打水等产品。去年,菠萝啤收入约2.54亿元,随着亚洲沙示汽水加入,公司整体饮料业务收入将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