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中国版“星链”升空,会砸了运营商的“饭碗”?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李娜 北斗星豆 时间:2024-08-14 12:44:54

上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8颗“千帆星座”乘坐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这是国内低轨互联网“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标志着中国版“星链”的组网建设终于拉开帷幕,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到明年底,“千帆星座”计划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未来将陆续完成1.5万颗卫星的部署发射,搭建起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及稳定性强的卫星上网服务。

如果真到了那天,四大运营商又会何去何从?

首先,我们刚刚实现了手机直连卫星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在收不到4G/5G信号时,智能手机也能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短信。

至于卫星上网,国内仍处于组网测试阶段,距离其规模商用至少要等5年,而5年后,6G也快与我们见面了

几十年间,我国移动通信从“一穷二白”到“领跑世界”,作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力军,运营商参与并见证了我国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面向6G,运营商也在认真“琢磨”空天地一体化组网,其中,卫星通信是关键一环。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在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2月初,搭载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此次双星试验系统是全球首套面向5G演进及6G的天地一体星上处理验证系统,也是中国移动建设天地一体网络的重要突破。

前不久,中国星网、中国兵器、中国移动三家联合出资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经营范围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服务等,集齐了三家央企的优势资源,有利于加速星地融合通信发展。

作为现阶段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十五年前,中国电信就开始布局卫星互联网业务,并成立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运营商。

未来,运营商也将成为卫星通信组网的关键一环,分得卫星通信的一块“蛋糕”。

不过,至于谁能拿到卫星运营牌照,暂时还说不准。而自带央企属性的中国星网则被众人看好。“千帆星座”背后的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已满六年,短期内拿到牌照的难度较大。

由于卫星发射、网络搭建和运维的造价十分高昂,用卫星来上网未来或许会是个比较奢侈的通信方式,至少现在也是。以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为例,无需换卡换号,每月支付10元的功能费,发短信5元/条,打电话9元/分钟,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用卫星来电话、发短信都这个价格了,更别说卫星上网了。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对生活在城市和乡镇的人们来说,4G/5G够用了并且性价比足够高。

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地方,卫星通信才是刚需,也是科考工作者和户外探险爱好者的小众需求。

因此,卫星通信并不是用来“干掉”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而是地面网络的补充,两者“强强联合”,共同组成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全球网络信号无缝覆盖。而在地面网络占绝对主导的局势下,运营商的“饭碗”并不会被“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