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30万级SUV的市场越来越热闹了,有小米YU7、小鹏G7,还有昨天上市的理想i8,以及即将上市的乐道L90,不过每款主打的方向又不一样,作为普通消费者,到底哪些配置是真有用,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
空间方面,其实不用盲目追大,合适就好。理想i8主打6座,3050毫米轴距让第三排有一定空间,第二排中间通道宽度适中,老人上下车不算费劲;只是六座状态下,后备箱常规容积装三个登机箱没问题,要放婴儿车可能需要折叠。乐道L90车长和轴距数据较大,六座布局下储物空间相对充裕,前备箱容积240升,放些露营装备或婴儿车还行,只是车身尺寸大,在小区等狭窄区域停车可能需要多留意。
如果是三四口之家,小米YU7的五座布局可能更贴合需求。3000毫米轴距主要分配给前后排乘坐空间,后排腿部空间足够日常使用,溜背造型对头部空间影响不算大,后备箱常规状态下能放下婴儿车,只是可能需要调整角度。小鹏G7轴距2890毫米,五座布局让后排中间地台平整,临时坐三个人不会太局促,适合小家庭偶尔短途带人的场景。选空间就像选房子,够用就好,不必为用不上的座位多付费。
续航和充电,重点看日常场景适配。小米YU7标称续航835公里,数值较高,但实际使用中会受温度、车速影响。不过其电池在-10℃低温下续航保持率在八成左右,对北方用户来说,冬季使用会更稳定些。小鹏G7的702公里续航,对多数用户来说,一周充一次电基本够用,且其超充站数量较多,高速出行补能相对方便。
充电速度的实际体验比宣传更重要。小米YU7的800V平台充电效率不错,15分钟可补充约620公里续航,适合需要快速补能的场景。乐道L90的900V平台充电速度相当,但目前超充站覆盖还在完善中,可能需要更多依赖第三方充电桩。理想i8支持5C快充,从20%充到80%约半小时,对带娃出门中途补能的用户来说,等待时间比较合理。选续航时,按日常通勤1.5倍计算即可,比如每天开50公里,600公里续航基本能满足一周使用。
智能配置,实用比“高级”更重要。小鹏G7的纯视觉智驾方案特点在于通过摄像头和算法识别环境,语音控制变道、泊车等功能操作比较顺畅,对常跑高速的用户有一定帮助。小米YU7配备激光雷达,在雨雾等复杂天气下,识别障碍物的稳定性可能更有保障。
不过,有些高阶智能功能目前实用性有限。比如理想i8的L3级辅助驾驶,受限于当前城市道路法规,多数情况下难以完全启用,日常使用中可能更多依赖基础辅助功能。反而像小鹏的87英寸抬头显示,开车时看导航不用低头;小米的车家互联,可远程控制家里电器;乐道L90的后排小桌板,方便带娃时放置物品,这些基础功能日常使用频率更高。
舒适性配置,得看全家实际需求。乐道L90的三排座椅加热功能,对北方用户来说比较实用;第二排的按摩功能,长途乘坐能缓解些疲劳,只是第三排空间对成年人来说,长时间乘坐可能会有局促感。小米YU7的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带10点按摩,适合常开长途的用户;后排座椅角度可调节至135度,孩子乘坐时能更舒展些。理想i8的第二排零重力座椅和小冰箱,适合喜欢家庭出游的用户,只是小冰箱会占用部分后备箱空间。
最后说说车辆的基础防护。小米YU7的电池包有额外的防护结构,包括特殊涂层和加强横梁,应对日常非铺装路面或轻微磕碰时,稳定性会好一些。乐道L90全车采用双层隔音玻璃,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控制在合理范围,对注重静谧性的用户是个加分项。
总的来说,其实选30万级纯电SUV,核心是看自己家的日常场景,常带老人孩子就多留意空间和座椅舒适性,常跑高速就关注续航和充电便利性,市区代步为主则可以侧重智能交互和驾驶辅助的基础功能,没必要追求“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