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牛市来了,开始密集减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木禾投研 时间:2025-07-31 16:28:56

牛市来了,开始密集减持?


木禾投研

这几天的行情比较刺激,成交量也比较高。

经过连续几个重大热点事情的加持,不少相关公司都飞涨,带动大盘涨到3600点左右,不少人都在欢呼牛市来了。

与此同时,不少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比较热闹,可以说是密集减持。

我一直认为减持是一个中性事件,如果是我的公司,当市值明显很高的时候,我也减持,相反如果我的公司优质,市值又很低的时候,我也会增持或者回购。

这是很正常的资本操作,只要不是公司自己带节奏炒作,蓄意引导市场情绪,一定程度的高抛低吸并没有问题。

高管也是人,也都是资本的参与者,不能要求人家不管什么情况都坚守不动,这也不符合人性。

不过从割韭菜的角度来说,很多人会认为,高位减持就是在割个人投资者的韭菜,这个说法有道理。

公司高管自然是最了解自己公司的,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很清楚,真当市值炒得很高的时候,他们知道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这个估值,外人不一定知道,或者外人即便知道,也想着跟风赌一把。

这个时候别人减持的,当然就是割了跟风进来的。

可是如果不是公司蓄意引导的,也不能去指责,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过我说的是自己没问题的公司,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是公司自己刻意的,不一定是造假,大多数情况是顺水推舟,以不触犯违规为底线。

一般有很多机构会来抬轿子,个人投资者也愿意当马前卒,都期望10厘米或者20厘米的K线能砸中自己,公司一边说股价异常和公司无关,一边心里乐开了花。

7月份到今天为止,我刚看了一下,有减持行为或者计划的公司,都快有400家了,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确实算很密集的了。

如果算今年的,有减持的公司高达2000家左右,其实1月份到4月份数量并不大,主要就是集中在近三个月。

当然这里面应该有重复的,我看的是整体次数,一次算一家公司。

而近三个月的行情,也确实表现很不错,尤其是中小型公司,是今年行情的主力军。

反过来看有增持行为的公司,今年到现在为止,都不到250家公司。

平时也经常有朋友问我,某某公司减持或者增持了,是不是就说明怎么怎么样?

这种问题我确实没法回答,前面说了合理减持本质上并没有问题,但是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外人基本上不会知道,顶多就是猜测。

尤其是那些低市值公司,人家怎么想的,或者有没有和机构达成协议,除非被查出来,否则的话外人怎么可能知道。

而增持也不一定就是利好,一般都会认为是公司看好自己,出手为自己护盘,这样理解没有错,但是人家有动力护盘,我们是不是跟着出力,也要看情况啊。

我自己是从来不会去管公司减持和增持的,我只会自己去判断公司本身。

有些公司减持是出于无奈,典型的就是广汇能源,一直在卖家底,那是孙老虎实在太缺钱了,抛开煤炭价格这个问题先不说,广汇能源这家公司本身并没有问题。

还有的公司是运气好,典型的机会这次雅江水电站火起来的一批公司,有不少小公司被炒的连续大涨,比如高争民爆,连续几个涨停板,就问你们羡不羡慕?

这家公司其实很一般,都想着雅江水电站会大幅度带动公司的业绩,PE蹭蹭蹭就上去了,但同时控股股东很丝滑的减持了。

对于他们的股东来说,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既然大家这么热情,那就笑纳了,这真不能怪人家公司的控股股东。

当然还有的公司确实很坏,我就不点名了,省得拉仇恨,公司本身有问题,不管高位还是低位,都先跑为敬。

还有很多公司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减持的,大多数公开的理由都是股东个人财务因素,所以关注其实也没用。

总之,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都不要跟着K线走,也不要跟着消息走,一定要记得,你知道的,都是有滞后性的。

如果你想提前布局,那也是基于对经济、对行业、对公司理解足够深,另外还能承受高风险,那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提前进入有潜力的公司,真等到火起来,多数情况就晚了。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一种心理,期待整个股市行情大涨,那不管公司怎么样,总归会水涨船高。

这还真不一定,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上半年很多小市值公司已经涨了不少了,后面就算上证指数涨到3700点,甚至更高,那些PE本就很高的公司,真的一定会再创新高吗?

当然不排除肯定会有,市场炒作起来是不讲道理的,但是自己多问问自己是不是有这么好的运气?

我觉得市场火热的时候,尤其要冷静,控制自己不安分的念头,你账户里的钱才会有保障。

股市这东西,反正就是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涨,无非就是熬的时间长一点或者短一点的区别,今年这波行情,有点超出我的预期了。

专栏的老朋友都知道,去年9月份那波行情启动之前,有很多低估的好公司,那个时候如果持有,收益肯定很不错。

今年上半年我仓位变动比较大,卖出和买入都在专栏讲了,收获了上一波行情之后,我的收益比较高,然后就调仓到了另一批我觉得有性价比的公司。

我以为会要熬到年底甚至明年的年初,我调仓的这批才会有起色,不过目前部分公司又有了比较好的收益率,这有点意外。

当然并不是全部,也有的公司还在熬,但是我一点都不着急。

希望朋友们也不要着急,看着别的公司涨,不要急着去追,看着自己仓位涨,如果还没到高估,也不要急着卖,看着自己仓位部分公司没涨,也不要急着换。

反正我自己是这样的,你们自行多思考。

有一种情况是要重点说明的,不要在某公司大涨了之后,尤其是我持有的公司,再来问我能不能买,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因为说不能买吧,有点不对,我既然还拿着,就说明我觉得还有上涨空间。

说能买吧,成本可能不低,不是在我那个《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格的加仓点买的,很可能会有浮亏,到时候你会心里不舒服,我也心难安。

所以我很为难,这样的问题有不少朋友都在问,最好还是参考加仓点位,除非你非常看好这家公司,敢于越跌越买。

但是又有一个悖论,既然这么看好,为什么低位的时候不买呢?为什么要等涨了之后才想起来要买呢?

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你自己就有了答案,也就不用问我了。

总之,身在资本市场,既不要有侥幸心理,也不要有错过心理,任何时候都不晚,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慢慢稳定赚钱,才是股市的生存之道。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