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特斯拉要搞小尺寸皮卡了?这消息放出来的时候,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这次能靠谱不?
毕竟 Cybertruck 那前车之鉴还热乎着呢。据信息,Cybertruck 目前年销量约 2 万辆,仅为既定 25 万辆产能的约 10%。2025 年初特斯拉若宣布减产,把工人调去造 Model Y,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款曾被马斯克吹上天的电动皮卡是真卖不动了。再看看人家 RIVIAN R1T 电动皮卡,销量都快翻倍了,这对比,着实有点扎心。
也难怪车辆工程副总裁 Lars Moravy 一提 "小皮卡",大家就格外关注。毕竟这些年,特斯拉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之间,好像总有点拎不清。
Cybertruck 栽跟头,问题出在哪?
说真的,Cybertruck 这表现,堪称特斯拉这几年最大的翻车现场。上市后销量就没支棱起来过。原文未提及针对中东市场推出简化版相关内容,此处为不实信息。
BernStein 的首席分析师 Toni Sacconaghi 说得挺实在,这款车耗了特斯拉四年的研发精力,把本应该放在低价产品上的注意力全给分散了。要知道,低价车现在可是特斯拉急需的突破口啊。
更深层的问题,还是特斯拉没摸准皮卡市场的脉。本来想着年销 25 万辆,结果呢?人家买皮卡,图的是实用,不是看你玩科技秀。你看福特 Maverick 这些传统品牌的小皮卡卖得多好,再看看 Cybertruck,净整些防弹车身、野兽模式这些花里胡哨的,商用场景最看重的装载效率、使用成本这些,它倒是不上心。
Global Equities Research 分析师 Trip Chowdhry 那句话说得太到位了:消费者想要的是更小、更便宜的电动皮卡,不是什么 "移动的科幻电影道具"。
小皮卡有市场,但特斯拉的难题不少
Lars Moravy 说 "一直在讨论造小皮卡" 的时候,特意提了句 "随着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广泛应用",这就暴露了特斯拉对技术那股子放不下的执念。
这事儿也被 Electrek 吐槽了,过去五年,特斯拉就出了 Cybertruck 一款新车,原定的 5 个车型项目全黄了,钱和精力都砸到自动驾驶上,可没见着啥大成效。
其实小电动皮卡的市场需求真不小,但原文未提及五菱 E01、大力牛魔王 D01 及电动三轮车替代市场等内容,相关表述缺乏信息支撑。
但问题是,若其他品牌同类车型价格较低,特斯拉的品牌定位摆在那儿,价格差可能较大。怎么既能保住品牌溢价,又能打入实用市场,这对小皮卡项目来说,可是个大挑战。
更要命的是,时间不等人啊。Waymo 在凤凰城的 Robotaxi 日均都能接 18 单了,百度萝卜快跑都服务超 1100 万次了,特斯拉的 Cybercab 计划还在试点阶段打转。要是特斯拉还不能在技术理想和市场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这小皮卡搞不好就会重蹈 Cybertruck 的覆辙,又成了被技术绑架的产物。
想破局,特斯拉得先想明白这些
特斯拉要搞小皮卡,有三个问题必须想清楚:尺寸怎么定?是把 Cybertruck 缩小点,还是彻底搞个新物种?从 Moravy 说的 "运货也适用" 来看,大概率是偏向物流场景。若借鉴其他车型的灵活性,4 米转弯半径、265 公斤载重这些实用的点得参考,同时还得保留特斯拉的技术优势。
成本控制是关键。Cybertruck 的教训摆在那儿,技术堆太多,价格就下不来。之前不是有传闻说 Model Q 定价 14 万嘛,小皮卡要是能把起售价控制在 20 万以内,说不定能抢占市场空白。但这得特斯拉真把 "成本控制" 当回事,别像对 Cybertruck 那样,在配置增减上反复横跳。
最根本的,还是得调整战略优先级。Electrek 说得够狠:自动驾驶技术可能 5 年内都带不来实际价值。人家 Waymo 和 Uber 都合作扩大产能了,百度也在用 20 万级的无人车抢占市场,特斯拉还抱着 "端到端智驾" 不放,搞不好就成了市场竞争中的拖累。
小皮卡能不能成,关键不在于能不能装上 FSD,而在于能不能像 Model Y 那样,精准抓住用户的需求痛点。
其实特斯拉现在的处境,就是很多创新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当技术优势变成了路径依赖,曾经颠覆行业的本事,可能就成了绊脚石。小皮卡能不能成,不光是一款车的事儿,更能看出特斯拉能不能在技术理想和商业现实之间找到平衡。2025 年,电动化竞争都到这份上了,特斯拉能不能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就看它怎么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