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胜软科技二次冲刺港股IPO:从北交所撤单背后的\"石化依赖症\"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8-01 21:00:08
脱身于中石化的胜软科技,至今仍难摆脱对老东家的业务依赖,也让其收入真实性问题备受关注。

8月1日讯(记者 邵雨婷)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软科技)更新港交所招股书,由广发证券(香港)担任保荐人

这家曾在新三板挂牌十年的企业,原本计划在北交所上市,却在2024年11月主动撤回申请。作为中国油气领域最大的民营软件服务商,胜软科技身上烙印着深厚的中石化基因。脱身于中石化的胜软科技,至今仍难摆脱对老东家的业务依赖,也让其收入真实性问题备受关注。

改制二十年的去石化化困局

招股书显示,胜软科技的历史可追溯至2002年1月,公司创始人徐亚飞曾担任胜利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近十年。依托中石化体系内的信息化需求,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及其联属公司和徐亚飞等成立了胜软科技,作为中国石化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大中型国企分离出售非主营业务和非核心资产的全国性改革背景下,中国石化于2004年退出股东行列,胜软科技由当时的主要雇员全资拥有,徐亚飞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IPO前,徐亚飞仍为胜软科技的控股股东,并控制41.25%的投票权。

如今的胜软科技是一家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大中型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及公共管理机构提供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数智化建设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按收入分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三类业务模式。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益计算,胜软科技是唯一名列中国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名的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中国独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二。

2022年至2024年,胜软科技录得收入3.91亿元、5.02亿元、5.2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3760.7万元、5366.4万元、5929.8万元;毛利率分别为41.4%、38.1%、37.1%。

2025年前4个月,胜软科技的收入为3069.9万元,而期内利润亏损2049.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1176.1万元有所扩大。对此,胜软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2024年前4个月就政府补助确认收入,同期录得销售成本由2039.3万元增至2314.6万元。

然而二十年过去,虽在股权关系上脱离中石化体系,双方的业务纽带依然牢固,胜软科技至今仍难摆脱对老东家的业务依赖,深陷石化体系的商业网络。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4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来自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4.3%、64.3%、70.3%及73.5%。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当期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4.9%、51.4%、51.6%及37.9%。

胜软科技如今是中国石化在智慧油气田领域最大的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承担着中国石化油气田生产指挥系统(PCS)的核心开发任务。2024年10月,胜软科技中标价值4946万元的中国石化勘探决策支持系统项目,两个月后,公司再度入围胜利油田工控网络安全及通用基础设施框架协议供应商。

这种深度绑定带来的是技术路径的固化,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900万元、3150万元、3260万元、970万元,占比分别为7.4%、6.3%、6.2%、31.6%,远低于科创板企业平均20%的水平。作为对比,在A股上市公司中,同样受中石化加持的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化解决方案商中控技术(688777.SH),其2024年研发费用为9.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0%。

当去石化化从股权结构变成商业模式,胜软科技需要拿出更具说服力的答案。对此,胜软科技也表示,公司需要持续预测新技术的出现并评估其市场接受度,由于科技快速发展,公司可能无法有效利用新技术或调整我们的产品组合来满足客户需求或新兴行业标准。若公司无法跟上数智化产业的技术发展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导致客户不满,进而对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高应收存坏账风险,多次更正会计差错惹争议

此次并非胜软科技首次冲刺资本市场。2023年6月,胜软科技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然而,经过三轮问询后,2024年10月,公司却主动从北交所撤单。在A股IPO折戟后,胜软科技很快又重整旗鼓,今年1月23日,该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表。

胜软科技最初选择北交所,或是看重其专精特新属性与较低估值门槛。但2024年撤回申请的直接原因,可能与财务数据暴露的问题有关,报告期内,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占各期收入的比重均在80%以上。

报告期内,胜软科技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3.18亿元、3.90亿元、4.62亿元、2.74亿元;占各期收入的比重分别达81.33%、77.69%、88%、883.87%。2025年前4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超过了当期收入。

其中,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以及合约资产总额中分别有58.0%、50.8%、45.5%、25.1%来自最大客户,分别有68.5%、58.0%、55.5%及30.7%来自前五大客户。据了解,营业纪录期间,胜软科技通常授予客户自收益确认日期起计360天内的信贷期,报告期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周转天数分别为278天、286天、333天及1662天。

截至2025年4月30日,胜软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27万元;流动负债中,存在银行贷款2810万元,存在1.51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非流动负债中还存在1356.7万元的银行贷款。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账面值为5257.6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抵押以获取银行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2022至2023年,胜软科技共进行了3次会计差错更正,更正事项包括收入确认、成本费用跨期、通过报销形式发放奖金等,对各期净利润影响比例分为-62.24%、-15.34%、0.00%。2023年8月,胜软科技及其实控人、董事长徐亚飞、财务负责人范勇因更正2022年中期财务报告中会计差错而收到口头警告的通知函。

今年1月23日,胜软科技又发布了20222023年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该公司认为产生差错的原因是会计判断存在差异。

而耐人寻味的是,在2021年2月至2025年3月,四年的时间里,胜软科技共计4次变更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1月,在向港交所递表之前,其审计机构变更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而同年3月,其审计机构又变更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此次赴港IPO,胜软科技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推进研发工作并提升技术能力;扩大销售网络及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全球市场覆盖范围及探索海外扩展机会;选择性地寻求油气田战略投资与收购机遇;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