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从奢侈品到刚需,我们是如何实现“空调自由”的?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快刀财经 时间:2025-08-02 00:19:23

今年的极端天气,可真是把大家伙儿热坏了。

同样的酷暑,不少欧洲国家都装不起的空调,能在咱们中国作为惠及全民的普通家电,走入千家万户,这背后的努力可不容易。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今年的极端天气啊,可真是把大家伙儿热坏了。

动辄四十多度的高温,全靠空调续命。

尤其是东北地区,高温之下,空调一机难求。东三省的空调线下销售额,一下都同比增长了7、8倍,首次购买空调用户的数增长超过60%,单日安装量高达24.5万套,创下历史峰值。

同样的酷暑,不少欧洲国家都装不起的空调,能在咱们中国作为惠及全民的普通家电,走入千家万户,这背后的努力可不容易。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咱们的工业水平还不够完善,发电量也只能供给部分地区,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通电,空调这种“高耗能产业”,基本没有发展条件。

可以说空调产业的起点,就是以一片几乎空白的技术荒漠,面对着严酷的竞争。

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缓和,经过两方商讨博弈,日本对中国推出了国际援助项目,总计3.65万亿日元。

这笔钱,除了用于铁路、港口等基建费用之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中国必须的拿来一部分来购买日本出口的产品。

一时间,日本的家电顺势大举进入国内市场。

整个80年代,日立、三菱等日系品牌占据了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而国产空调只能以组装进口零部件为主,核心压缩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完全依赖进口。

后来,90年代初期,格力从瑞士引进了压缩机技术,研发团队在无图纸、无经验的情况下,通过逆向拆解样机,攻克了加工工艺,在1994年实现国产化压缩机的批量生产。

到90年代末,全国共有400多家生产空调的厂商,其中正有格兰仕、格力、奥克斯、TCL这样的后起之秀。

到了2000年,国产空调压缩机自给率,才终于突破了60%,但当时所生产出来的国产压缩机,能效普遍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基础技术有了之后,虽然中国空调产量上来了,但外资品牌,仍占据着中国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

为了从外资手里抢回市场,中国空调企业率先发起了价格战。

2000 年9 月,价格屠夫格兰仕杀入,宣布柜机猛降 1000 元。在二十多年前,这笔钱足够极大程度地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了。

紧接着,奥克斯空调直接公布出了行业成本。

奥克斯一台1.5匹冷暖型空调里,生产成本为1378元、销售费用为370元、商家利润为80元、厂家利润为52元,除了压缩机等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外,其他都是业内公认的好用料。

市面上同档次空调的均价基本上是2500元以上,而自己只卖1880元。

成本直接被公开之后,消费者就不再买贵帐了。

国产品牌纷纷入场,靠价格优势,对洋品牌进行围剿。

后续三年间,中国空调内销出货的均价,从2835元直降到了1600元,特别是奥克斯,成功以价博量,挤进了行业前五的位置。

政策层面,2009年的家电下乡补贴,拉动了农村市场渗透率从不足10%提升至2015年的35%,激活了下沉市场,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2010年的变频能效补贴政策,又推动行业平均能效比提升了18%。

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夺回成功,国产空调,甚至还开始“反攻”海外。

2015年,国产空调全球市场份额突破了35%,而截至去年,国产空调出口量达8742万台,几乎已经占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格力、美的在北美市场份额分别达12%和9%,还成功跻身高端行列。

从造空调的压缩机到芯片,每一项突破都伴随数以亿计的投入和十年磨一剑的坚持。

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人就走向了“空调自由”。

国产空调的逆袭,让大家都能用上便宜的空调,在炎炎夏日享受清凉,无关产能过剩,能够普及惠民,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制造。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