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一到夏天,TA就「闷声发财」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简七理财 时间:2025-08-02 00:20:30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股票 ”

零基础免费入门~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犀利君~

最近天气太热,晚上不开空调根本睡不着觉。

同事一边交电费一边叹气:「每年夏天电费都得翻倍,空调真是吃电大户啊!」

我笑着回答:「你只看到了电费,却没看到背后隐藏的投资机会。」

你知道吗?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空调、冰箱、汽车空调,里面流淌着一种叫「制冷剂」的「血液」。

而生产这种「血液」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很多都赚得盆满钵满,净利润增长超过150%。

估计你会好奇:制冷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让企业赚大钱?普通人能从中分一杯羹吗?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起揭开这个「隐形富矿」的神秘面纱。

*ps. 本文选自「简七VIP」晚报,听得懂的财经解读,现在开放免费阅读。

01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制冷剂

简单来说,制冷剂就是让空调、冰箱能够制冷的核心物质。

想象一下,制冷剂就像人体里的血液一样,在空调内部不断循环流动。它通过「蒸发吸热、冷凝放热」的物理变化,把房间里的热量「搬运」到室外,从而让我们感到凉爽。

制冷剂这东西,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商业化,到现在已经更新换代了四次。每一次「升级」,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幕后推手」——环保

你可能听过「氟利昂」这个词,它就是第一代制冷剂的「老祖宗」,因为对环境不太友好,现在全球基本都淘汰了。

我们中国市场现在用得最多的是第三代制冷剂(HFCs),大概占了70%的市场份额。

但别以为这就「高枕无忧」了,第三代制冷剂也只是个「过渡产品」,未来也会慢慢被更环保的第四代制冷剂(HFOs)取代。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新的机会所在。

全球制冷剂市场,现在正经历一个强劲的增长周期。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在219亿到272.2亿美元之间,到2033年,这个数字可能达到407亿美元,每年复合增长率大约8.06%。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推动这个市场「狂飙突进」呢?

第一,天气越来越热,城市化越来越快。

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夏天越来越难熬,空调、冰箱这些制冷设备成了刚需。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新房、新商业区不断涌现,对制冷系统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第二,电动汽车的「横空出世」。

你可能没想到,电动汽车也成了制冷剂的「新客户」。电动车的电池和电子设备都需要专门的制冷系统来「降温」,才能保证安全和性能。

所以,电动汽车卖得越好,制冷剂的需求就越大。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日益严格的全球环保法规。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环保」这个「幕后推手」吗?它可不是说说而已。

像《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它的「升级版」《基加利修正案》,这些国际协议都在强制性地推动制冷剂行业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这里我得特别提一下《基加利修正案》,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大幅减少第三代制冷剂(HFCs)的使用和生产。

从2024年开始,我们中国也开始对HFCs实行配额制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国家给每家生产企业设定了一个「上限」,你不能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配额制一出,制冷剂的供应就持续受到约束,市场上能买到的就少了。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就蹭蹭上涨,整个行业都变得「景气」起来。

更厉害的是,这个配额,超过95%都集中在巨化、三美、中化、东岳、永和、东阳光和梅兰这七家头部企业手里。

这可不是一般的集中,这意味着这些大公司拥有了非常强的议价能力,它们卖的东西,别人想买就得听它们的价格。这简直就是「全球特许经营权」啊!

所以,你看,生产配额制(供给受限),再加上国家鼓励「以旧换新」的政策,以及夏天高温天气带来的巨大制冷需求,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让制冷剂的价格一路飙升,也让那些有「配额」的企业在近两年赚得盆满钵满。

02

聊完了制冷剂这个「香饽饽」,你肯定最关心:哪些公司是这个行业的「印钞机」?我们普通人又该怎么选呢?

别急,我这就把行业里最亮眼的几家公司,给你大致梳理一下。

1.巨化股份:制冷剂界的「华为/苹果」

首先要说的就是巨化股份,它可是中国制冷剂行业的「领头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手里握着全国最大的第三代制冷剂(HFCs)生产配额,占比接近40%

更厉害的是,巨化股份实现了从原材料(萤石)到成品制冷剂的「全产业链覆盖」。这意味着什么?

就像你开饭店,从种菜、养猪到做菜、上桌,全是你自己搞定,成本自然比别人低。据公开资料显示,它的生产成本比同行要低10%-15%。

我觉得,巨化股份好比是「制冷剂界的华为/苹果」,它既掌控着核心技术,又能把控上下游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较强。

看看它的业绩:2025年上半年,巨化股份预计净利润能达到19.7亿到21.3亿元,同比增长136%到155%。


图源:公司财报

主要原因就是核心产品氟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产销量稳定增长。这说明,有「配额」就是硬道理。

2.三美股份:制冷剂界的「耐克」

接着是三美股份,它的配额位居全国第二,大约占了15%。

虽然总量不如巨化,但它在汽车空调用制冷剂领域可是个「隐形冠军」,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这就像耐克,虽然不是所有运动品类都第一,但在跑鞋领域绝对是王者。

三美股份的特点是自给原料能力强,生产起来更灵活。

它的业绩弹性也很大,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9%,价格上涨对它业绩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短期爆发力十足。

3.永和股份:制冷剂界的「比亚迪」


排在第三的是永和股份,它拥有大约8%的配额。

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是唯一一家实现「萤石-制冷剂-含氟新材料」全产业链的企业,而且它还能自主开采萤石(这和巨化股份的外部采购不同)。这意味着它对原材料的控制力更强,产业协同优势非常明显。

永和股份不仅有「家底」,还在积极「转型升级」。它正在建设第四代制冷剂(HFOs)产线,目标就是抢占未来的环保主流市场。

同时,它还布局了含氟高分子等高附加值材料,这就像比亚迪,不仅造燃油车,还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和电池,把握长期成长机会。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126%-148%,未来成长性非常突出,尤其会受益于第四代产品的放量。

我把这三家公司的相关特点整理成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


03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已经对制冷剂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我们普通人,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空调电费」背后的投资机会呢?

我觉得可以从短期中长期两个维度来思考。

1.短期机会:夏天来了,制冷剂要「涨价」

你有没有发现,每年到了6-8月,天气一热,空调、冰箱、汽车这些制冷设备就开始大规模生产和销售了?

这可不是巧合,这是制冷剂的消费旺季,需求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配额管理吗?国家对第三代制冷剂(HFCs)实行配额制,生产资源基本都掌握在少数几家头部企业手里。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供给是有限的,不可能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所以,一旦需求像夏天一样「火热」起来,而供给又跟不上,价格就很容易大幅上涨。

这时候,那些拥有大量配额的龙头企业,比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它们就像手里握着「稀缺商品」的商家,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2.中长期机遇:环保大趋势,新材料的「星辰大海」


如果你看得更远一些,制冷剂行业还有更大的「故事」可讲。

随着全球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前面提到的第四代制冷剂(HFOs)逐步替代第三代产品,这是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这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一样,一旦趋势形成,市场空间将是非常广阔的。那些能率先布局新一代产品的企业,就有机会抢占未来的先机,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弄潮儿」。

而且,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比如永和股份,它们不仅在国内积极扩产第四代制冷剂和含氟新材料,还在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

这样既能够有效对冲国内政策波动和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也为它们的长期增长打开了新的空间。

但是,任何投资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我前面说的,制冷剂行业的绿色转型,也面临着挑战。

比如,研发和生产新一代制冷剂需要高昂的投入;新型制冷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虽然目前都在可控范围内);以及不断变化的全球监管环境,这些都构成了潜在的风险。

你可能会问:「那我到底该不该投呢?」

我的建议是,考虑到这个行业特有的复杂性和政策敏感性,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初期一定要注意控制投资比例。

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更不要盲目追高买入。控制好风险,永远是投资的第一要义。

好啦,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对「空调电费」背后的投资机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另外,还给你准备了「简七VIP」7天体验福利,欢迎大家来体验~(首次领取有效哦)

晚安

参考资料:时代周报《高温“烤”验下空调大卖 制冷剂企业也大赚》;国海证券《制冷剂行业动态研究:HFC_32、HFC_134a配额小幅增加,依然看好制冷剂长期上涨趋势》

加入简七VIP,提升经济敏感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