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前线
近日,「创业最前线」在美妆集合店WOW COLOUR发现,绽媄娅球PDRN能量棒被置于专属展示台,店员称其来自造皮肤的公司,推荐度颇高。
5月13日,李佳琦及绽美娅等联合拍摄的宣传片《造皮肤的人去做护肤品》(以下简称宣传片)让绽媄娅受到市场关注,而随着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艾尔肤)的一纸侵权声明,让这个品牌连同背后公司百傲再生再度出圈。
越来越多的成分党们将注意力从重组胶原蛋白转向了再生医学。这个概念总伴随着抗老、逆龄等词语出现。与此同时,这一被诸多品牌追捧的概念,也因绽美娅所涉的侵权风波,暴露出科研成果转化与商业宣传之间的复杂博弈。
1、宣传被指侵权,谁造出了中国首块人造皮肤?
30年就做一件事六年磨一剑,中国人终于造出了自己的首块人造皮肤宣传片中,绽媄娅品牌称其团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是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人造皮肤量产的团队。
金岩是除李佳琦外,在宣传片中出镜最多的人。他在片中重点讲述了自己从牙科领域转型投身人造皮肤研究的故事,一同亮相的还有绽媄娅首席技术官张勇杰。
宣传片介绍的核心产品绽媄娅球PDRN能量棒备受消费者关注。今年5月李佳琦直播间小样节上,20万份PDRN球能量棒上线瞬间便被抢购一空。
然而,绽媄娅不久后就因另一公司的一份严正声明,被推上风口浪尖。
6月6日,艾尔肤在公众号安体肤上发布了《关于绽媄娅品牌专利侵权的严正声明》,文中提到护肤品牌绽媄娅发布的宣传片内容中出现了与艾尔肤持有专利高度重合的技术描述,且未获得艾尔肤任何形式的许可和授权。
(图 / 绽美娅)
绽媄娅方面梳理,1995年金岩及张勇杰领衔的青年科研团队启动中国首块组织工程皮肤研发;2001年9月,研发团队所开发的组织工程皮肤在动物试验获得成功。
2002年,艾尔肤为前述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投资而成立,2007年11月,金岩、张勇杰完成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试验和产业化生产,通过国家药监局技术审查获得产品注册。
2013年,艾尔肤受让金岩、张勇杰团队作为发明人的以组织工程皮肤为主题的十项发明专利。其中含有外周血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200710018913.6),由于未按时交纳年费,于2020年10月19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终止。
绽媄娅指出,宣传片中标注的绽美娅使用的技术涉及一种3D表皮模型的构建方法的专利(专利号ZL201710460494.5,专利权人为绽美娅关联公司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筛选护肤品成分和皮肤功效检测,系全新自研技术。
6月7日、6月9日,艾尔肤再度发文,称2013年艾尔肤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签订的协议中约定了公司独占全部技术,包含取得专利、未取得专利。
艾尔肤指控绽媄娅侵权行为自绽媄娅品牌伊始就发生,且宣传片中宣称绽媄娅品牌起源于人造皮肤技术为协议认定的后续技术成果,由此可证明,在艾尔肤相关专利到期前、到期后侵权行为已发生多年。
6月8日,绽媄娅再次发布声明,表示品牌现有的技术,是以3D表皮模型为核心、关于化妆品成分筛选和安全有效性检测的全新自研技术,并非艾尔肤指控的专利受让协议中约定的与新的组织工程皮肤研发相关的后续技术成果。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绽媄娅所称的一种3D表皮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用丝裂霉素C处理成纤维细胞作为滋养层,在其上接种角质形成细胞,利用纤维细胞分泌的各种因子和蛋白等供给角质形成细胞增长需要。配合低浓度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及氯化钙(CaCl2),经液下和气液两个阶段培养构建形成。
传统化妆品原料筛选及产品开发验证多靠动物实验,表皮模型是动物替代检测核心工具。但构建表皮模型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存在成本高、易老化等问题。使用该方法构建的3D表皮模型与人体表皮结构高度一致,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规模化生产3D表皮模型所需的经济、有效且高效的要求。
艾尔肤旗下专利一种含有外周血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系将外周血干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复合于生物支架材料内部,在表面接种表皮细胞构建而成具有活性的含外周血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与天然皮肤组织的结构类似。
与当时的皮肤替代品相比,其具有改善创面血供并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可增强创面愈合后的皮肤弹性、柔韧性和机械耐磨性,减少瘢痕增生,改善愈合质量,提高人工皮肤移植的成功率,有效的用于修复难愈性皮肤缺损。
可以看到,绽媄娅核心专利主要用于护肤品成分筛选和皮肤功效检测,是一种服务于化妆品研发的检测技术手段;而艾尔肤提到的专利,则是聚焦于组织工程皮肤的制备,属于具有修复功能的产品技术。
针对专利权的侵犯事实判定依据,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高晓丽表示:专利法就是以公开换保护。法律规定给权利人一定期限的保护,若权利人因未缴年费或达到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等原因放弃权利,导致专利权‘失效’,专利则进入公有领域,专利权利终止以后,原专利权人不再享有独占权,相关技术方案也均可被使用。对于专利权终止前,有效期间他人的侵权行为,只要没有过诉讼期限,专利权人还是主张权利的。
2、从再生医学,到科技护肤
绽媄娅(Jumiya)品牌诞生于2016年,是佰鸿集团(广东佰鸿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佰傲再生(陕西百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重点布局的精准抗老护肤品牌。
佰鸿集团成立于2016年,天眼查显示的参保人数为1人,该公司受益所有人邓志宏(持有表决权98.25%),张勇杰曾是历史股东,2021年退出。
3、爆款球PDRN能量棒背后
PDRN(多核苷酸)作为近年来美妆行业的热门成分,兰蔻在升级版菁纯逆龄面霜中添加了涂抹式PDRN;莱伯妮鱼子精华琼贵眼霜中加入了PDRN;迪奥雪晶灵透白光蕴精华乳中也添加了PDRN;润百颜紧致充盈精粹水通过专研双核PDRN技术实现细胞级胶原年轻。
区别在于,兰蔻使用的是植物源PDRN(核心原料是永盛玫瑰),而绽美娅使用的是动物源成分。
实际上,PDRN成分在护肤品中的应用价值存在争议。因其分子量大等原因,难以穿透皮肤角质层抵达真皮层发挥细胞修护作用,一般作为针剂较多,且其安全性与稳定性、配方兼容性等方面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如今,绽美娅备受瞩目的产品球PDRN能量棒紧致抗皱次抛精华已经有18万+人在天猫旗舰店的不同链接下购入。
(图 / 绽美娅淘宝官方旗舰店)
据悉,一支球PDRN能量棒里有1.575mgPDRN,30支标价999元,李佳琦直播间标价429,领券后购买价为259。据客服反馈,早晚各一支保持效果,一支在24小时用完即可。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用完30支。
这款备受消费者关注的明星产品,核心技术源于今年5月绽美娅获批的一种氧化透明质酸-PDRN-多肽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2310633541.7)。
国家知识产权局显示,纳米乳液包含氧化透明质酸、PDRN和多肽,所述纳米乳液由氧化透明质酸、PDRN和多肽通过逐层自组装技术形成。
该原料利用带正电荷的多肽包裹带负电荷的PDRN形成正电复合颗粒,或利用带负电荷的PDRN包裹带正电荷的多肽形成静电复合颗粒,再以氧化透明质酸为包材进一步包裹所述正电复合颗粒或所述静电复合颗粒形成。
该纳米乳液能提高多肽稳定性、改善多肽分子难以透皮及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同时有效提高PDRN的透皮率和稳定性,发挥PDRN组织修复功能,进一步放大二者的抗炎作用,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绽媄娅宣称,球PDRN能量棒DTSS皮肤智能靶向超分子技术能将PDRN压缩为纳米级微球,1小时真皮层渗透率提升达427.34%。
然而,相较于重组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经过长期验证的成分,PDRN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绽媄娅球PDRN能量棒的核心数据,来自博溪检测高级技术支持工程师邢鑫通过3D皮肤模型获得的检测数据,人体临床试验数据尚未披露,3D皮肤模型能否完全复制人体皮肤的复杂性仍需谨慎。值得注意的是,博溪检测与绽美娅还存在关联关系。
实际使用效果上,「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市场狂欢背后,也出现部分消费者使用后反馈存在过敏反应的情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