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25 DMHC】大模型临床应用场景突破与智慧服务模式创新论坛日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时间:2025-08-03 18:06:00

论坛召集人:大语言模型为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注入了新动力,其应用探索有哪些收获,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期待先行者们的案例分享。

论坛日程

大模型临床应用场景突破与智慧服务模式创新

8月24日上午 三层多功能厅南厅

召集人/主持人:薛万国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高级工程师。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从事医院信息化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30余年,参与组织不同时期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在国内较早系统化地开展电子病历研究,牵头多项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创建了医院大数据中心,在医学大数据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演讲题目:医院大模型应用探索与思考

张纪阳 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

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远程与智能医学及数据运营分会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人工智能管理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卫生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参与多项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

演讲题目:基于大模型的病案数据矫正与CMI优化实践

陆慧菁 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营办公室

正高级工程师。曾任信息科科长15年。目前负责政策研究、运营分析、绩效和激励方案制定、成本管控以及相关培训。同时担任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医院运营管理分会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医疗专业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全民健康信息化咨询专家、受聘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起草咨询专家。

演讲题目:基于患者画像和信息溯源的大模型病历生成探索

陶敏 主任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具有十余年医务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经验。2014年进入医疗信息化部门,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长期开展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机构中的创新应用,多个项目在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活动、医院管理案例、智慧医疗创新评选等活动中获得奖项。兼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化专委会第四届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医院信息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委会第二届委员等。

演讲题目:大模型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李超峰 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

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医学信息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信息管理专委会、广东省医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常委。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先后在《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JNCI)》《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CR)》《AI In Medicin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演讲题目:视觉大模型的原理、进展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王郅翔

北京友谊医院医学数智创新中心研究实习员

现任王振常院士精准与智慧影像实验室研究实习员,深耕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交叉领域。围绕智能影像解析与大模型临床转化形成两大核心技术体系,发表SCI文章13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影像智能分析方向发表 SCI 论文6篇(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IF=22》),建立CT影像解剖参数量化方法学;在大模型临床转化方向首创全链条技术框架,发表 SCI 论文 5 篇。获全国性赛事二等奖2项及《Wiely China Excellent Author Program》等荣誉,拥有专利、软著各1项,构建医学影像报告生成质控标准体系。同时参与北京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CT影像质控算法开发,为耳部超高分辨率CT智能报告及质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持续更新中……

(日程以实际发生为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