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竞争香港稳定币牌照的大热门,蚂蚁和京东究竟能否如愿顺利拿牌似乎陷入罗生门。
今日早间有市场传闻称,京东和蚂蚁退出了香港稳定币申请。随后,京东方面迅速予以辟谣称,已关注到市场上的不实报道和谣言,京东币链科技特此回应,正在进行稳定币牌照申请的准备工作,相关信息以币链科技官网(jdcoinlink.com)公布信息为准。
巴伦中文网向蚂蚁方面进行求证,截止发稿其官方未进行回应。对此,一位行业人士向巴伦中文网表示,“蚂蚁拿不到首批很正常。”另有香港WEB 3从业者则表示,据其了解,“蚂蚁和京东两家没有退出,但是大概率不会出现在首批名单之中。”这位人士称,首批获牌企业将仅有3家甚至两家,大概率会发给香港本土金融机构。
此前,香港金管局已明确表示,在初阶段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但已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直言,在这些接触的机构中,许多机构的计划“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对于那些声称能提供应用场景的机构,余伟文也指出,它们本身往往缺乏发行稳定币的技术和管控各类金融风险的经验和能力。
一位接近香港金管局人士向巴伦中文网表示,当前,监管层尤其看重实际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稳定币市场的降温正在持续。一位香港虚拟货币交易所人士向巴伦中文网表示,自从7月下旬以来,香港金管局已经要求其不得举办稳定币相关的公开活动。内地市场方面,一位WEB 3行业律师表示,从上周五以来,监管已经禁止券商举办稳定币、RWA等相关活动,撰写相关研报,“因为热度实在比较夸张。”
巴伦中文网认为,以当前蚂蚁和京东双方的相关布局来看,两方主动缺席香港稳定币市场的概率极低。
从技术和生态角度看,蚂蚁凭借其技术积累,在区块链和数字金融领域已有诸多实践。此前,蚂蚁数科早在去年8月就参与了香港金管局的Ensemble监管沙盒,在RWA方面的布局也十分积极,而稳定币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京东作为另一大科技巨头,其参与动机和优势同样明显。京东同样名列监管沙盒之中,同样拥有海量的RWA资源,尤其是在供应链、物流等上下游资产方面,这些都是上链的理想标的。如果香港稳定币旨在推动实际应用落地,扩大资产规模,那么京东的供应链资产无疑是合适的切入点之一。
对于当前的香港监管机构而言,或许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如果蚂蚁、京东等大型科技公司迅速入场,并将其规模迅速扩大,可能会引发监管层的担忧。如果试点体量过大,一旦出现问题,例如技术漏洞、市场剧烈波动或信用危机,监管机构可能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相反,如果将试点规模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将此作为一个更长时间的测试阶段,或许是更稳妥的路径。(Barrons巴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