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给AI教科书“地位降级”
杨舒怡
韩国国会4日通过一项法案,基于人工智能(AI)编写的数字教科书不再具有“官方教科书的法律地位”,仅能作为“教学参考资料”被学校使用。
韩联社、《韩国先驱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韩国国会4日在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多项法案,其中包括这项涉及AI教科书地位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修正案。这些法案曾在上届政府时期获国会通过,但被时任总统尹锡悦否决。
根据新通过的这项修正案,韩国中小学校的官方教科书仅含纸质书和电子书,而不包含“运用智能信息技术的学习支持软件”。因此,AI教科书今后不再被视为“官方教科书”,而仅仅是“教学参考资料”,这也意味着学校使用AI教科书无法再按照教科书获取相应财政拨款。
一名高中电脑课教师告诉《韩国先驱报》记者,目前一些学校搞定了今年第二学期的AI教科书相关资金支持,但是往后的情况不好说,“除非AI教科书继续保持官方教科书的法律地位,否则学校就无法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也就几乎不可能继续使用AI教科书进行教学”。
一名出版行业人士介绍,多家出版商为研发AI教科书“雇用了不少研究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如今,随着教育政策转变,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可能会被裁员”。
2024年11月,韩国教育部宣布批准了数十本AI教科书,分别适用于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一年级以及高中一年级,用于数学、英语和信息课程的教学,决定自2025年3月开始的新学年在公立学校启用,配合纸质教科书。
不过,使用AI教科书并非硬性规定,各中小学校可自行决定。韩国教育部今年3月19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韩国大约30%的小学使用AI教科书,初中和高中使用AI教科书的比例则略低一些。
韩国教育部在积极推广AI教科书时曾表示,这种新型教材有助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希望到2028年将AI教科书覆盖中小学校各个年级的大多数课程,美术、音乐、体育等少数课程除外。
然而,推广AI教科书招致不少争议,例如有人质疑配套条件仍然不足、教师群体缺乏充分培训,使用AI教科书未必能发挥预期效果。
韩国2024年12月一项针对2626名中小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98.5%的受访者认为教育部没有向教师群体提供充分的培训,2025年3月开学后使用AI教科书的条件还不成熟。
随着新法案通过,韩国教育部需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完)(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