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从废弃油脂到资本盛宴:丰倍生物的“地沟油炼金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野马财经 时间:2025-08-05 22:18:59



实控人夫妇已套现超6500万。

作者|鹤鸣

编辑|刘钦文

地沟油,一度被大众视为“餐桌噩梦”的废弃食用油,如今在这家苏州企业的手里被做成了一门大生意,摇身成为了出口全球市场的高附加值生物燃料,如今更是叩响了A股大门。

根据上交所官网披露,8月7日召开2025年第29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的发行人为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丰倍生物是一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废弃油脂生产资源化产品,目前已形成“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的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链。

作为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的黄金赛道,生物燃料和生物基材料的发展前景广阔,不过,丰倍生物能否在这条赛道上跑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生死存亡。

01

点“油”成金:

实控人夫妇已套现超6500万

丰倍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为平原。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平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85.4%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生于1976年的平原,1999年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油脂专业,还拥有复旦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9年,平原在毕业后从中粮东海粮油的一名食用油脂销售员起步,逐步成为了一名业务主任,然而,在做了5年的业务主任后平原决定辞职,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在2008年起的数年里,他辗转张家港保税区多家国际贸易公司,最终决定创业方向。



2014年7月,平原出资500万元正式创立丰倍生物的前身丰倍有限,正式切入废弃油脂回收与再利用赛道,主要从事油脂化学品相关业务。同期,由平原或其配偶韩琳琳控制的良友油脂、维格生物与福之源,也开始从事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所控企业形成了“废弃油脂回收—深度加工—高值化应用”的闭环。

就在丰倍生物冲刺IPO前夕,丰倍生物进行了业务整合。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分别以4808万元、100万元、509.23 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了同一控制下维格生物、良友油脂、福之源的全部股权。

通过此次股权收购,平原配偶韩琳琳分别通过转让维格生物70%股权、福之源80%股权分别套现3365.6万元、407.38万元;平原通过收购李寅代持的良友油脂70%股权套现70万元。若以此计算,平原、韩琳琳夫妇通过股权交易直接套现3842.98万元。



另据《招股书》披露,丰倍生物分别于2022年、2023年进行两次大额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500万元、1614万元。以平原持股比例85.4%来计算,超过八成都将落入实控人的口袋,共计套现2659.36万元。

综合上述股权收购和两次现金分红的结果来看,在丰倍生物IPO前夕,平原、韩琳琳夫妇已成功落袋超6500万元。

02

降价求生:

丰倍生物全线产品打折卖

实控人在IPO前夕套现数千万元,丰倍生物到底是怎样一家公司?

从主要财务数据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丰倍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19.48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23亿元、1.15亿元,在收入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丰倍生物的扣非净利润逐年下滑。

“2024年我国生物燃料出口减少,公司积极应对、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仍造成公司净利润小幅下滑。”丰倍生物解释称。

具体来看,丰倍生物的主要业务包括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和油脂化学品业务,主要产品细分为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以及油脂化学品。




报告期内,丰倍生物三大主要产品的销售单价都出现了大幅下降。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生物基材料的销售单价分别为0.78万元/吨、0.65万元/吨、0.61万元/吨,整体跌幅为21.79%;生物燃料的销售单价分别为0.98万元/吨、0.77万元/吨、0.73万元/吨,整体跌幅为25.51%;油脂化学品的销售单价分别为0.91万元/吨、0.74万元/吨、0.67万元/吨,整体跌幅为26.37%。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便是原材料价格下行。2022年下半年起,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从高位回落,2023年和2024年仍保持低位震荡。丰倍生物的产品定价与原材料价格相挂钩,原材料价格下跌,公司也不得不随之下调产品售价。

另一大原因是欧盟对我国生物柴油征收反倾销关税。根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欧盟委员会2024年7月19日发布对华生物柴油反倾销调查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我国的生物柴油征收12.8%至36.4%的临时反倾销税。

受欧盟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影响,2024年丰倍生物对欧洲的出口量锐减,出口额从2022年的5.62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21亿元。



这种情况下,丰倍生物的境外市场重心也有所转移,“公司目前主要外销区域为新加坡、瑞士等市场。”丰倍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

不过,开源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尽管欧盟向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征收较高的反侵销税,但由于欧盟境内菜籽油原料不足、中国UCO制备生物柴油减碳属性凸显,且中国为全球具备大量生物柴油出口能力的国家,未来中国生物柴油仍有向欧盟出口的可能。

总之,用一句话来总结,上游油脂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叠加欧盟征收反倾销税,丰倍生物只能通过全线产品“打折”来降价销售了。

03

产销率仅42%,

募资7.5亿继续扩产

我国生物柴油主要以出口为主。在此背景下,欧盟征收反倾销税的“黑天鹅”显然对丰倍生物的海外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

具体来看,丰倍生物销售到境外市场的产品,2022年和2023年以生物燃料为主,分别为37.33%、37.03%,但2024年下降为19.01%,销售规模从6.36亿元降为3.7亿元。

但值得庆幸的是,其生物基材料的收入分别为7.19亿元、7.75亿元、12.19亿元,占比从42.2%增至62.68%。



“一下滑一增长”的情况下,丰倍生物的境外销售收入几乎停滞,甚至有所下滑。2022年至2024年,丰倍生物的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6.72亿元、6.73亿元、6.8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41%、39%、35.39%。

此外,在全线产品的价格承压之下,报告期内,丰倍生物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有所下滑,分别为13.55%、13.92%、11.64%。

外销受阻,那么有限的内销市场需求又表现如何呢?

公开资料显示,卓越新能、嘉澳环保、隆海生物等国内同业公司近两年陆续释放出较大规模的新增产能扩产规划,因此,国内生物柴油总产能快速膨胀,市场的供求失衡造成行业内产生了价格内卷。

“随着新增产能逐步实施落地,未来可能由于产能加速投产而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或者产能超预期投产而出现整体供需失衡,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丰倍生物对此提示。

从《招股书》可以看到,2024年,丰倍生物在应对海外市场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对策,主要是减少部分生物柴油的生产,转而通过销售工业级混合油弥补缺口。



根据产能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丰倍生物的工业级混合油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101.37%、70.66%、95.06%,对应的产销率分别为9.72%、4.85%、42.33%。虽然产线开足马力,产能利用率几近饱和,但内外需不足仍然导致丰倍生物的产销率低得可怜,形成了高产低销的“堰塞湖”。

即便如此,丰倍生物仍要继续扩产。根据《招股书》募资规划,此次IPO丰倍生物拟募集资金7.5亿元,用于投入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项目。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4年末,丰倍生物的货币资金仅为1.67亿元,但短期借款达1.73亿元,长期借款也达到了1.0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3年的1.62亿元骤降86.2%至2243.03万元。

这家高负债压力、内外业务受阻的拟上市公司,或许只有等到成功上市,才能迎来真正解救它的投资者。你对此有何看法?评论区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