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理想汽车,迎头撞飞重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摩根商研所 时间:2025-08-06 10:56:41
理想i8重卡对撞惊爆眼球!噱头or实力?

摩根商研所

理想汽车,遇到了多事之秋。

近日,理想汽车在理想i8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段重卡对撞测试视频。视频显示,理想i8与测试用的重型卡车正面对撞,i8纹丝不动,重卡却四个车轮弹起,驾驶室严重受损。

视频片段一出,立即引发热议。

有网友认出测试重卡为乘龙卡车,于是很多人到乘龙卡车社交平台留言:一辆卡车,真的连理想都撞不过吗?撞不过小车?什么质量了

更多的声音则是在质疑视频的真实性,比如有网友评论称:撞击后卡车车轮居然离地了,这是有多离谱,卡车直接撞墙上都不会后轮离地吧。

舆论发酵当天,第一个回应的是乘龙卡车,其在评论区回复网友道: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并宣称其法务部门已经介入。

随后,负责撞击测试的第三方中国汽研表示:该测试全过程符合所有规定和标准,未调整卡车任何参数。

理想最后一个回应,除了官方声明测试由中国汽研全权负责,测试符合标准外,其产品负责人还公开邀请复测并支持直播验证。

子弹越飞越远,这场争议涉及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理想i8本身。

一、罗生门式的争议:噱头还是底气?

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像专业的汽车安全工程师那样,从技术角度探究测试结果的合理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碰撞视频的结果与公众认知的正常撞击结果有偏差。

如果我在真实马路上看到一辆2.6吨重的乘用车,把一辆超过8吨的重卡撞得四轮飞起而自身却几乎毫发无伤,我会觉得不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就是物理学有问题。

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是,碰撞条件和测试场景可能是特别设计过的,与真实状况存在偏差。

乘龙重卡在声明中也提出类似质疑,称撞击测试未公开测试车辆状况(双方车辆是否改装、减配、卡扣是否固定、车辆是否过检等)、场景环境(测试场地状况、车速、驾驶状态等)。

简单来说,理想i8或许只在特定场景下有可能撞飞重卡。

如果这一解释合理,那测试结果本身可能就意义不大了,因为实验室里很安全并不代表在真实环境中也很安全。

这种模糊前置条件的宣传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实很常见。

比如续航里程这个核心参数,就是理想实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续航里程。

以理想i8 Max版本为例,其标称续航里程为720km,要达到这个续航的条件有:新车电池无损耗、恒温25度,低风阻,汽车空载,车内不开空调和音响之类的耗电设备等等。

车企在宣传时,往往会故意忽略这些前置条件。消费者买回家后,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车在高速行驶、低温环境、满载负荷时,都会出现明显续航缩水。

2024年中消协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续航虚标投诉占比超40%,远超传统燃油车的4.83%。

而直到被投诉,车企可能才会指着宣传广告里不起眼的角落,耐心解释什么叫CLTC综合续航里程。

此等现象背后,其实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的浮躁,专注产品者少,夸大宣传者众。

续航虚标最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心理焦虑,而碰撞测试这种关乎行车安全的参数如果出现夸大宣传,很可能令消费者失去客观衡量安全的标尺,造成安全隐患。

更何况,车企们此前已经在智能驾驶领域有过类似教训。

在智驾夸大宣传引起重视前,有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L2.999准L3,宣传通勤零接管媲美L4,但说明书中用小字标注需全程监控。

电商平台甚至热卖方向盘配重块DMS摄像头遮挡贴,助长危险行为。

今年4月,智驾安全饱受关注时,有用户反映,购买不到3个月的理想L8,在开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后,于高速双岔路口突然失控,径直撞向防护栏。

同一个月,工信部召开工作推进会,严禁车企夸大智驾宣传。自此以后,各大车企在智驾宣传方面有一定收敛,但过度宣传的阴霾犹在。

近日,懂车帝联合央视,对36款将智驾作为卖点的主流车型进行了极端危险场景测试,结果很惨烈,平均通过率不到4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