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中国互联网行业:头部游戏公司录得强劲增长,未来产品管线可期
报告共计:22页
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行业逆势增长 头部企业领跑创新赛道
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据行业数据机构CNG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国内游戏市场同比增长17%,远超去年同期3%的增速;二季度市场同比增幅约14%,其中手游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20%,端游也迎来久违的正增长,同比提升5%。在出海领域,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4%,展现出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行业升级
今年以来,游戏行业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截至7月,国内获批游戏版号总数已达991个,超过去年全年的857个,审批节奏的加快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北京、浙江、广东等地设立专项基金,鼓励高质量自主研发游戏,并简化出海审批流程,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便利。
市场层面,头部企业的长线运营策略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国内流水排名前100的游戏产品平均运营年限已从2023年的6.2年延长至2024年的7年,2025年上半年新上线不足一年的游戏收入占比仅为5.2%,远低于2024年的21%。经典游戏持续焕发活力,腾讯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网易的《第五人格》等旗舰产品通过持续的内容更新和赛季活动,用户粘性不断提升,流水屡创历史新高。
技术创新重塑产业生态
AI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行业最大亮点。据行业调研,约60%的游戏公司已将AIGC技术融入研发全流程,在智能NPC设计、角色建模、场景渲染、关卡生成及内部测试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内容生产效率提升30%-50%。在监管环节,AI文本识别系统的引入使敏感内容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大幅降低了人工审核工作量。
多平台运营策略也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跨终端互通的产品设计不仅覆盖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还显著提升了用户粘性和付费能力。数据显示,PC端用户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是移动端的2.5倍,且PC端无需承担应用商店的渠道分成,获客成本更低,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以腾讯《三角洲行动》为例,其双平台日活跃用户已突破1200万,成为跨平台运营的成功典范。
头部企业各展所长 产品储备充足
腾讯作为行业龙头,2025年二季度表现稳健,游戏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除了《王者荣耀》等老牌产品持续贡献稳定流水,新上线的《暗区突围:无限》《最终幻想14:水晶世界》也带来显著增量。在产品储备方面,《王者荣耀世界》PC端已开启内测,《无畏契约:源能行动》《命运扳机》《终极角逐》等重点产品将在下半年陆续上线,2026年还将推出《刺客信条:侠隐》《流放之路2》国服等重磅作品,持续丰富产品线。
网易的增长主要由端游业务驱动,二季度端游收入预计同比激增65%,手游业务也回暖至3.2%的同比增长。《界外狂潮》《守望先锋:归来》等新游表现亮眼,《漫威争锋》通过第三赛季更新带动用户回流。即将上线的《命运:群星》《无主星渊》备受期待,2026年计划推出的《无限大》《遗忘之海》及《燕云十六声》全球版,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哔哩哔哩凭借游戏业务的爆发式增长领跑行业,二季度游戏收入预计同比激增60%。《三谋》通过第八赛季和周年庆活动实现用户回流,下半年将推出《逃离鸭科夫》《嘟嘟脸恶作剧》等新游,并推动《三谋》海外发行。AI技术的全面应用成为其盈利增长的重要支撑,视频审核、内容推荐等环节的智能化改造,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
未来展望:创新与品质成核心竞争力
从行业趋势看,游戏市场正从流量竞争转向品质竞争。企业更加注重产品打磨和长线运营,通过持续的内容迭代维持用户活跃度。AI技术的深化应用将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行业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多平台布局和全球化发行则为企业打开了更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中国自主研发游戏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
随着暑期档新游密集上线,以及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中国游戏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延续增长态势。头部企业充足的产品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将驱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娱乐体验。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2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