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商业乃至更大用户群体的图谋,让OpenAI的考量变得复杂。
科技 出品
作者|姜凡 萧雨
编辑|董雨晴
昨夜有多少人熬夜了?
等了一年多,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1点多,在全球瞩目中,OpenAI终于正式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 GPT-5,并破天荒地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基础版。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在发布会上表示:“如果说 GPT-4 还只是大学生,GPT-5 就是一位真正的专家。” 他将这次升级比作“让我再也回不去”的技术飞跃,就像第一款配备视网膜屏的 iPhone 带来的体验一样。
与以往不同,GPT-5是一个统一系统,不再分为常规模型和单独的推理模型,而是由三个核心部分构成:一个智能高效的基础模型,能够回答大多数问题;一个用于解决更复杂问题的深度推理模型(GPT‑5 Thinking);以及一个实时路由器(智能分流系统),可根据对话类型、复杂度、工具需求以及用户的明确指示(例如提示中写道“请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快速判断应使用哪个模型。
OpenAI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 AI 系统,在编程、数学、写作、医疗、视觉感知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重大飞跃。
只是发布会刚刚结束,全网似乎骂声不少,众望所归的“GPT5时代”,就这?
硅谷又有人要失业了?
依旧是熟悉的“屠榜”。
在最新的数学推理测试 AIME 2025 中,GPT-5 无工具模式得分高达 94.6%,接近人类顶尖水平;在 SWE-Bench 编程验证测试中得分74.9%,大幅超越上一代模型;在多模态理解的 MMMU 基准中更是达到 84.2%,证明它不仅能读懂文字,还能深入理解图片、图表、视频等多模态内容。
图|GPT-5编程得分
新版本引入“实时路由器”技术,能根据任务复杂度自动选择推理模式,既保证深度,又减少算力浪费。简单说,GPT-5学会了“先想清楚,再动手干”,效率与精度双赢。
奥特曼在发布会上也表示:“GPT-5真的让我第一次觉得,我们的主力模型已经达到了可以让你向一位真正的专家、一位博士级专家提出任何问题。”并且他还称“它最酷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即时为你写出高质量软件。按需软件这个概念,将会成为GPT-5时代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它的编程能力官方堪称史上最强。奥特曼表示,GPT-5是“全球最强的编程与写作模型”。
在OpenAI的测试中,该模型在基准测试SWE-Bench、SWE-Lancer和 Aider Polyglot中的编程表现优于所有其他模型。在真实世界编程测试中,GPT-5在SWE-bench Verified中的得分为74.9%,在Aider Polyglot中的得分为88%。
在发布会上,OpenAI负责后训练工作的负责人扬杜布瓦(Yann Dubois)现场演示了如何用GPT-5生成一个带有互动游戏的法语学习网站。
短短几秒内,GPT-5就写出了数百行代码,并生成了该网站的前端界面。杜布瓦简单点击浏览了网站的各个功能,发现一切似乎都按预期正常运行。
在朝着“微信”进化了
OpenAI此次为GPT-5加入了4种交互人格——愤世嫉俗者、机器人、倾听者、书呆子。这意味着,用户不仅能得到精准答案,还能体验不同的沟通风格。据测试,这一改进让“谄媚式回答”减少了 60% 以上,让对话更真实、更有棱角。
这次GPT或许要朝着“微信”的方向进化了。
它现在支持用户自主定制聊天窗口的色彩风格,还具备了长期对话记忆的集成能力。更厉害的是,新功能还能直接与谷歌邮箱、日历无缝对接。
如此一来,ChatGPT就能全方位融入生活与工作,为用户精准规划日程,贴心提醒重要纪念日。
在医疗健康领域,GPT-5也有显著进步。
HealthBench 测试得分 46.2%,可解析复杂医疗报告并提供实用建议,为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带来新可能。
微软、Cursor等平台已在第一时间接入GPT-5,编程辅助工具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网友预测,GPT-5的普及会让更多人轻松写出高质量代码,甚至可能让部分初级程序员失业。与此同时,教育、科研、设计等行业的AI渗透速度也会加快。
急着赚钱的OpenAI,走向平庸
OpenAI的此次更新之所以招致如此大的吐槽,本质上还在于一个以“颠覆式创新”引领市场的佼佼者,直接走上“平庸”之路。
此次模型更新不置可否的是提升巨大,值得褒奖,无论是幻觉率的大幅下降,还是人人都免费的态度,都可以看出OpenAI此举意在让更多人用上好用的大模型。
背后也是OpenAI的野心,根据其8月5日的最新官方公告,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将达到7亿,每天处理的用户消息量已突破30亿条。从活跃用户数来看,仅过去两个月,就增长了2亿。作为对比,谷歌AI搜索摘要(AI Overviews)月活约20亿,Gemini聊天机器人月活超4.5亿。截至Q1,微信合并WeChat全球月活则是14.02亿。
OpenAI的商业化也在提速,其付费用户数从2025年6月的300万增至目前的500万,年化收入(ARR)从6月的100亿美元增至 130亿美元,预计年底突破200亿美元。
对商业乃至更大用户群体的图谋,让OpenAI的考量变得复杂。
今年5月,山姆奥特曼还任命了一位新CEO——菲吉西莫(Fidji Simo),作为“应用CEO”(CEO of Applications),她负责领导OpenAI的产品、业务和其他职能,向奥特曼汇报。这位女将曾在Facebook任职十余年,来OpenAI显然是为下一阶段ChatGPT的增长和商业化负责。虽然彼时奥特曼曾称,他将更专注于研究、计算和安全系统。但从GPT5交出的作业来说,奥特曼的表现很难打出高分。
颇为有意思的是,曾几何时,赚钱和商业化,从1到100的大规模落地应用曾是中国公司的主战场,中国有全球发达的互联网,有繁荣的用户生态。
但今天,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在AI上,暂时放弃了商业化。转而去追求模型能力的提升,当然,当前仍未有太多业绩成果交付。
今年7月时,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曾表示,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一门心思做AGI,根本没有想做一个App。
周鸿祎还称,梁文锋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不屑于做App,不在乎日活、融资和收费的问题。一个最了不起的地方是:DeepSeek是世界第一个把大模型免费、开源的,这对中国大模型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