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以华为补齐智能短板,一汽奥迪能不能重回巅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易车 时间:2025-08-08 12:09:57

一次“破局”,够不够让一汽奥迪重新站回巅峰?

“50万个就业岗位、纳税超过7000亿,超900万用户信赖”,2025年8月7日晚的一汽奥迪技术周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功回顾着一汽奥迪深耕中国市场37年来创下的成绩。

率先推出中国专属的“加长轴距”车型、率先将豪华品牌4S营销服务模式引入中国等开创性举措也勾起了人们对一汽奥迪辉煌过去的记忆——它曾经是中国豪华车市场冠军,如今造车新势力之流亦无法与当年的它争声量。

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之下,豪华车市场的竞争维度发生根本性转变,而包括一汽奥迪在内的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并不占优势。一汽奥迪,又该如何重回那个辉煌时代?或许这场发布会,正是为破局而来。

当日也是奥迪Q6L e-tron和奥迪A5L上市的日子,前者售价为23.98万-28.98万,后者价格为34.88万-39.88万元。比起两款车相对具有诚意的售价,更令人惊喜的是两款车所代表的技术路径,这两款车都配备了由华为与奥迪联合打造的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也都融合了德系豪华品牌严苛的试验标准与精湛工艺。

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开发总监邓国辉的话来说,它们是“奥迪百年造车经验与中国用户真实需求的双向奔赴”。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内卷且混乱的背景下,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也作出了一个小小的承诺——“我们也不会吹牛说大话,过度营销,我们相信唯有合规诚信才能让品牌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这既是我们对用户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身长期价值的坚守和自信”。

拿什么去拥抱华为?A5L比想象中更难得

奥迪与华为相拥,现在看来仍是难以想像之事,其原因并不在于传统豪华与智能科技的冲突,更在于传统豪华车企燃油底色与智能化的天然不适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曾称,燃油车和电车最大的区别是动力方式,智能辅助驾驶对(燃油车)发动机的精准控制要求很高。而部分新能源车企高管也曾有类似论断,比如岚图汽车CEO卢放。

所以,一汽奥迪拿什么去拥抱华为,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无论是Q6L e-tron还是燃油的A5L均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技术,运用了双激光雷达以及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城市拥堵跟车、高速智能变道、智能泊车等均能够实现。纯电动车型Q6L e-tron暂且不提,天然与智能化不适配的A5L作为燃油车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指出,技术融合方面,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作为“大脑”负责决策,一汽奥迪VMM作为“小脑”执行控制。这是双方技术合作的方式,也是揭开秘密一角的方式。

为了应对转型浪潮,奥迪开发了全新的PPE豪华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平台,以及两个平台共享的E³1.2电子电气架构,从而提升对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精准控制能力。如果说传统的燃油平台、架构并不适配智能,那么奥迪就是用技术为燃油车适配智能趟平了一条路。

这也是奥迪能够拥抱华为的秘密所在。而奥迪A5L正是这样一款代表性作品。

一款象征意义极强的Q6 一直关于德系精工的坚守

同样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Q6L e-tron是这次发布会另一个重点车型,它代表了一汽奥迪在智能化方面的进阶,但更重要的是告诉市场,一汽奥迪能做好新能源车型。这款车是PPE平台的首款车型,也是一汽奥迪独有的车型。

在续航、补能等电动车核心指标上,这款车做到了新时代的旗舰水准,Q6L e-tron搭载800V高压平台和宁德时代107kWh电池,续航达到765km,支持最高270kW快充,10分钟可补能294km,20分钟可让电量从10%充至80%。从电动车的实用性上考虑,毫无疑问,它说明了一汽奥迪能做好新能源车型。

与此同时,Q6L e-tron的底盘和操控调校延续了奥迪一贯的工程优势。它的渐进式转向系统采用航空级齿轮与谐波驱动技术,让车辆掉头仅需1.2圈。搭配FSD减震器、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与“前窄后宽”高性能轮胎组合,显著减少电车常见的顿挫感和侧倾现象……当然,它也坚守着德系精工。

Q6L e-tron安全开发标准高于欧洲本土项目,经历了76次碰撞,301次保护,16次静态强度实验,也挑战了远超国标3倍碰撞能量的高难度“货车侧撞+固定柱体夹击”连环碰撞;并且大量SPR自冲铆钉, FDS热熔自攻钻等连接方式,比普通焊点强度高10-20%。采用空腔灌蜡技术提升防腐、防锈表现,实现"三年不锈蚀、十二年不锈穿"品质标准。当然,那台A5L同样坚守着这些,甚至前脸采用“软鼻锥”+“低刚度”双重保障设计,还从细节上保障着行人安全。

奥迪A5L与Q6L e-tron是一汽奥迪“油电双行”策略的体现,前者用智能化增强燃油车竞争力,后者用技术打入新能源“主流”阵营。所以这场“破局”,够不够让一汽奥迪重新回到巅峰?

标签: 奥迪Q6L e-tron 奥迪奥迪Q6L e-tron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