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谷歌前CEO施密特:中国已蜕变为一个拥有世界一流科技产品的强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时间:2025-08-08 12:21:12

大家好啊,我是老陈,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直言不讳地说 中国在科技领域已经从早期的“模仿者”转变为全球科技引领者 。这话从一个美国科技巨头的前掌门人嘴里说出来,分量可不轻。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还记得十几年前,国外总说中国制造就是“廉价”的代名词,那时候我们确实在很多领域起步较晚。施密特在文章里提到,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款iPhone时,中国的互联网革命才刚刚开始,当时只有大约10%的人口接入了互联网。可是你们看看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互联网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基本人手一台智能手机。

施密特在文章里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 小米去年交付了13万辆电动汽车,而苹果花了100亿美元搞了十年,最后还是放弃了造车计划 。这个对比是不是很说明问题?不是说苹果不行,而是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再看看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今年3月发布的V3大型语言模型,在某些基准测试中已经成为表现最佳的非推理型模型。

制造业这块,中国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 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这是什么概念?就像一个人完成的工作量超过了其他所有人加起来的总和。

高铁更是中国制造的骄傲: 运营里程突破4.8万公里,占全球七成,而且全产业链100%国产化 。日本新干线至今还得依赖进口轴承,法国TGV的电控系统不能外售,而中国高铁从轮轨到调度全部自研。

新能源汽车这块,中国的数据更是亮眼。 连续10年产销全球第一 。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37.9%和17.2%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前二。

近年来中国的成就得到了国际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早在2015年就预言“中国世纪”的到来;“现代宏观经济学缔造者”埃德蒙·费尔普斯说中国的增长奇迹是“史无前例的”;就连“休克疗法”之父萨克斯都说: “中国不是敌人,中国只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为了遏制中国AI发展,实施了各种出口管制,结果反而促使中国更加努力,培养了大量人才、构建了强大的供应链。 就像施密特文章里提到个有趣的段子:“美国也应该制裁一下中国的男足,这样他们就能踢得好点。”

华为在芯片封锁下实现突围,芯片设计软件100%国产化;中芯国际成熟制程产能占全球22%;五年出口管制让中国芯片自给率从30%提升到45%。

中国科技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背后是 大量STEM人才的培养、强大供应链的构建、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

中国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什么叫“ 中国速度 ”、什么叫“ 中国智造 ”。

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