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如何参与制药|知识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8-08 12:29:00


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千行百业打造全新想象力与未来可能性的利器,生物制药行业也正在被AI所改变。近期,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AI制药”被认为可能会彻底改变药物发现和开发流程,并已在资本市场引发热潮。2024年上半年行情恢复较好,全球AI制药融资有69起,投资额33.36亿美元;中国AI制药融资有22起,融资金额18.09亿元。



02

当前,全球AI制药领域吸引了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入局,同时头部药企辉瑞、强生、阿斯利康、默沙东都在积极布局相关研发领域。截至目前,中国AI制药企业也已超过百家。


03

传统制药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双十定律”,即研发费用10亿美元,研发周期10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的创新药平均研发成本约为26亿美元,研发周期为10.5年。药企在高投入的同时,还得面临新药可能在临床试验阶段失败的高风险。


04

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一般分为几个主要阶段。药物发现阶段包括以下步骤,一是目标确认,确定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或通路,作为潜在的药物作用目标;二是高通量筛选,使用自动化技术筛选数千至数百万种化合物,找到能够与目标分子相互作用的候选药物;三是先导化合物优化,对初步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优化,提高其活性、选择性和药物性质。


05

药物发现后,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监管审批,以及上市后监测。AI可以参与的就是药物发现阶段,通过归纳推理优化药物研发,利用算力加速筛选优化先导化合物。AI在后期流程也能发挥作用。


06

目前,AI工具在药物发现阶段已取得一些成果。例如,谷歌旗下DeepMind的AlphaFold工具,通过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显著提高了药物发现效率。它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带来突破。Insilico Medicine等公司也利用AI技术生成了新的药物分子,并成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07

实践表明,AI在药物筛选和优化中确实具有潜力,可以大幅缩短药物发现过程,通过训练模型提高筛选成功率。当前多家科技巨头纷纷看多AI制药领域,这些投资不仅推动了技术发展,还促进了AI技术在实际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例如,辉瑞公司和IBM Watson Health合作,致力于探索AI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08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到,要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生物学数据挖掘分析、模拟计算,提升新靶点和新药物的发现效率。上海早在2021年10月就成立了“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联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美迪西、英矽智能、上海翰森等单位创始发起,包括张江集团、晶泰科技等共计15家企业共同组建。


09

尽管AI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技术成果转化仍然存在障碍。截至目前,还没有完全由AI研发的新药物成功进入市场。一方面是因为AI技术本身还处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还是前文所述的药物研发极为复杂,即使完成药物发现阶段,后续步骤仍有很大不确定性。AI制药可能是“下一个未来”,但道阻且长。


《中国经济周刊》 漫画:杨仕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