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周鸿祎ISC大会揭秘:智能体如何重塑视频创作与产业形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时间:2025-08-09 00:16:37

在第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的盛大开幕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一身诸葛亮装扮,却并非在历史剧中,而是在一个由AI精心打造的虚拟场景中,与“曹操”对坐,用英语探讨“智能体”的未来趋势与安全挑战。这一幕,正是360利用AI技术生成的视频片段,在大会上首次亮相。

不仅如此,大会期间,网络上流传的一系列脑洞大开的视频同样引发了热议。从爱因斯坦穿越到赤壁战场,到孙悟空分享取经路上的“职场心得”,再到马斯克用中文直播带货,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视频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纳米AI。这些视频不仅创意十足,而且制作精良,轻松收获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在这些视频的背后,并非专业视频制作团队,而是智能体的功劳。AI工具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视频制作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任务目标,自主规划流程,还能调用各类工具,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成为了AI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工具的关键。

在ISC.AI 2025大会上,周鸿祎亲自上阵,带来了关于智能体的精彩演讲。他以360旗下纳米AI推出的全球首个L4多智能体蜂群为例,深入剖析了智能体的能力和价值。周鸿祎认为,智能体是AI从“思考者”向“行动者”转变的关键,它将重塑产业形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智能体的发展经历了从基础交互到自主协作的渐进式突破。早期的智能体只能实现简单问答,如同“聊天机器人”;而L2工作流智能体虽然能通过预设流程提升效率,但仍需人类主导,灵活性受限。L3推理型智能体虽然能在单领域实现深度推理,但面对跨领域复杂任务时,协同能力成为短板。而纳米AI推出的L4多智能体蜂群,则实现了智能体能力的质的飞跃。通过“拉群组队”的协作模式,不同领域的推理型智能体能够组合成高效团队,像蜂群一样分工协作。

为了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享受到智能体的红利,360推出了智能体工厂。这是一个L4多智能体蜂群生产系统,通过极简开发、强大引擎、丰富生态和全链路安全等核心能力,降低了智能体应用的门槛。业务人员无需编程,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岗位需求,即可生成智能体。同时,智能体工厂还支持多智能体连续执行复杂任务,处理大规模数据,完成高端成果。

智能体工厂的出现,意味着任何企业都能搭建自己的“数字团队”。业务人员可以直接掌控和使用智能体,将行业经验转化为智能生产力。这种“业务人员主导AI创新”的模式,加速了AI技术的应用落地,推动了人机协作范式的革新。未来,一名人类员工带领上百个智能体工作将成为常态,这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在ISC.AI 2025大会上,周鸿祎还展示了智能体在视频制作中的应用。用户只需输入自然语言指令,多智能体蜂群就能自动拆解任务,调动文案、分镜、配音、剪辑等专业智能体协同作业,十几分钟即可完成传统团队需要数十人、数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这种“以一顶百”的效能革命,重新定义了复杂任务的处理范式。

智能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视频制作的流程,更开启了AI技术应用的新篇章。未来,智能体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