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顶尖人才出走,绝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
作者:江橙
智谷趋势Trend
(ID:yuanfangguanchaju)
我们最顶尖的大脑,正被硅谷批量收割。
前阵子,美国公司meta为前苹果高管庞若鸣,开出2亿美元的天价年薪,不仅超过苹果CEO库克的7460万美元薪酬,甚至直逼体育巨星C罗,创下AI人才的薪酬天花板。
与此同时,Open AI的核心负责人余家辉、赵盛佳、毕树超、任泓宇四人,也被高薪挖走。
据说,光余家辉一人的薪酬,就包含了八千万美元的签字费和三亿多的股权。
Open AI 的内部人士直呼:“领导层没能留住他们,我感到非常失望。”
但,更应该感到惋惜的是我们。
因为被挖走的这几个人,除了都是AI领域的顶尖大佬,还有一个共同点:全都出身自中国的顶级学府。
庞若鸣毕业上交大,余家辉出身中科大少年班,赵晟佳毕业清华,毕树超出自浙大,任宏宇毕业北大。
这还不是个案。根据宝尔森基金会报告,全球47%的顶尖AI研究者,本科毕业于中国院校,仅在美国头部AI机构中,就有38%的研究员为华人。
为什么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总在为别人点亮灯塔?
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华人科学家站在全球尖端科技的前沿,却并不为国人效力?
这难道不讽刺吗?
当然,如果只是指责他们不爱国,解决不了问题。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量,是二十载的寒窗苦读,回国后却难以得到相匹配的回报。
有数据统计,清北交大毕业生,在2021年平均年薪才一万出头,换算成年薪大约13万人民币左右。
而硅谷任何一个普通公司,都能开出10万美元的年薪,谷歌中位数更是高达三十万美金,近两百万人民币。
更别说还有顶级的算力、自由的研发权、全球的协作网络,这些条件在国内堪称凤毛麟角。
而且,就算国内顶级科研岗位有这个条件,数量也非常有限。
国内头部科技公司,如华为、百度、阿里等,每家AI实验室约拥有100–500名高级研究员,领军岗位通常不足10人。
而我们每年光清北的毕业生,就有上千人。
于是,更多的高材生,为了求一个岗位,被迫向下内卷。
杭州余杭区一个街道办的事业编就招了五十多个清北硕士博士。
今年高考,不少考了六百多分的学生自愿浪费分数去警校。
顶尖人才与资源的错配,让更多的人才,选择出走。
近五年,中国AI领域已有超200名顶尖学者流向硅谷,仅2024年就有47名清华、北大毕业生被美国科技公司“预定”。
2024年清华电子系硕士毕业生中72%选择赴美深造或就业,比2019年上升了23%。
顶尖人才出走,绝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在高端科研生态价值回报体系上的深层困境。
要知道,那些站在AI前沿的顶尖人才,不仅决定着大模型能力的上限,更掌握着未来科技生态的定义权。
若想在这场全球科技的角逐中占据主动,我们唯有更加善待人才,留住人才,才能让更多华人科学家不仅在硅谷发光发热,更愿意扎根中国的土壤,在国内的科研舞台上点燃世界的目光。
写在最后:安利一个宝藏读书博主
你今年37岁,跟朋友一起开了一家中古服装店,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个交往多年但已并无多少激情的男友,他突然跟朋友说要结婚,却从来没问过你,还一副救世祖的样子,让人火大。于是和男友分手,本以为有朋友作伴,没想到一直同频的朋友却突然要做女强人,打算重新开新店,而你只想待在原地。就在这时,你突然开始重新考虑结婚……
今天分享的是角田光代的小说《三十七》。角田光代非常擅长描写当代女性的处境,《第八日的蝉》《坡道上的家》都是她的作品。
《三十七》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三十七岁的女人一年的生活,在这一年她做出了不结婚的决定,看似在说一个大龄的单身女性,到底要不要结婚,不结婚能否获得更快乐更自由的人生,但作者想要讲述的不止于此,她想要探讨的其实是作为人这个主体,要如何去寻找自我……
夏不绿,不著名作家,出版书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视版权,用写作丈量生活的尘埃。
去视频号、B站、小红书搜索「夏不绿读书」,关注我,让我们一起用阅读凿开心中的冰海,在阅读这座避难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读者。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网、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