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04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像是一份精心编排的战役宣言。
2025年8月7日,北京律师张晓玲在社交网络披露,称收到了一份来自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传票。爱康国宾以名誉侵权为由,向这位连续十年使用其体检服务的客户索赔1000万元。
其中原告涉及三家企业:爱康健康科技集团、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和北京爱康国宾西内门诊部。
张晓玲向媒体表示:已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会积极应诉。
爱康国宾公关人员则对外称:可能是法务方面的进展,不太清楚具体内容,后续就交给司法程序处理,不想占用过多公共资源针对此事回复。
01
张晓玲的体检轨迹并不复杂,从各种公开报道里蜜妹梳理了下:
2013—2023年,连续10年在北京爱康国宾西直门分院体检;
2023年10月报告提示“右肾钙化灶”,客服电话告知“没事”;
2024年10月,在北大医疗康复中心体检发现3.5cm×2.8cm占位;
同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癌 pT1aNxMx”,即早期;
2025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核磁提示“骨转移可能”。
张晓玲坚称“发现即晚期”,爱康国宾则咬定“癌症早期、无转移”,并据此认为张在社交媒体使用“假体检”“晚期癌症”等词汇构成“捏造事实”。
双方争议点主要有三处:
其一:早期还是晚期?张晓玲公开曾说,爱康国宾仅拿北大医院的报告说事,却刻意忽略了她最终的海外诊断报告。她坚称北大国际医院的早期诊断系误诊,因为当时CT影像已显示骨转移,医学上不能再被认定为早期。
最终结论如何,还有待最终的权威认定。
其二:到底是漏检还是合理局限?这方面的讨论非常有公共价值,此前爱康国宾CEO不是说了,不要指望几百块什么病都查出来,那体检的价值到底具体在哪?或许这是一个重新认知的契机。
其三:言论边界在哪里?当患者用“假体检”一词表达情绪时,法律上是否构成诽谤?
起诉状里,爱康国宾方面提出了五项诉讼请求:删除相关文章视频、在社交平台道歉、通过媒体平台道歉、赔偿1000万元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这1000万的索赔显得有点刺眼,毕竟一次体检也只要几百块,何况对方还是一位罹患癌症患者。
对于这些争议点,爱康国宾没有选择医疗纠纷调解、没有选择公关安抚,而是直接在上海起诉1000万,等于把上述所有技术争议一次性“货币化”,着实是有点激进。
02
再深入探究这场风暴的核心后蜜妹发现,爱康国宾的“疯狂”之举,或许并非偶然的情绪失控,而是其在财务困境、行业内卷和信任危机的多重压力下的一次豪赌。
财务方面,自2019年1月,由阿里巴巴领衔的买方团以约1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私有化后,爱康国宾便从纳斯达克退市,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此后,其详细的财务报告便不再对公众披露。
截图来源|企业预警通(特此感谢!)
但蜜妹从此前该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里,依稀看到了这位当年的“民营体检第一股”显露的颓势。
如下图企业预警通统计数据显示,爱康国宾的净利润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就已不断下滑,甚至2016、2017财年还算亏损的,其中2017财年亏损达1730.9万美元。
截图来源|企业预警通(特此感谢!)
私有化时,市场普遍期待背靠阿里这棵大树,爱康国宾能获得新的流量和资源,实现业务飞跃。
然而,多年过去,至少在蜜妹看来,爱康国宾的存在感似乎并没有更强?公开数据显示,其2025年门店数量170家,远低于美年健康的590多家。
行业方面,我国体检行业正处于“量质博弈”的关键转型期:一方面此前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驱动下高速扩容,另一边服务质量与监管滞后。
民营体检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销售驱动”而非“医疗驱动”的行业。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检查项目,从而赚取规模利润。
这种模式的“原罪”在于,它天然存在着“质量”与“成本”的尖锐矛盾。
为了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胜出,控制成本成为体检机构的生命线。然而,医疗服务的质量,恰恰需要高昂的成本来保障。
于是,“看不见”的环节便成了成本优化的重灾区。
业内人士早已披露,一些机构通过聘用退休或外地资质模糊的医务人员、减少必要的检查步骤(减项)、使用廉价试剂、沿用淘汰设备等方式压缩成本。
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本人,也曾炮轰过行业存在“假医生”的乱象 ,但讽刺的是,他自己的企业也深陷类似泥沼。
在这个大背景下,张晓玲的案例就显得不那么“偶然”了。她或许只是无数个对体检结果心存疑虑的消费者中,最有舆论号召力的那位?她的振臂一呼,点燃了公众积压已久的对民营体检行业的不信任感。
面对这场由单一事件引爆的信任危机,爱康国宾选择的应对策略——用千万索赔诉讼来“封口”,从危机公关和长期战略角度看,无疑是一步险棋。
爱康国宾的法务团队或许认为,通过一场高调的诉讼,可以达到震慑和消耗对手等目的。但他们忽略了此案的核心早已超越了法律层面,演变成了一场关乎公共情感与社会伦理的信任投票。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 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企业或监管部门公告,特此说明和感谢!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联系请加微信alioyer(备注:闺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