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文/图)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7月份CPI环比上涨0.4%,同比持平。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CPI环比由负转正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从环比来看,7月,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下降3.4%,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3%,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顾客在超市选购蔬果。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发文称,7月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2%,显著弱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0.7%,鸡蛋、猪肉、蔬菜是主要拖累项。其中,由于存栏量庞大、供给量充足,鸡蛋价格环比下跌0.3%,低于历史同期均值1.4%;得益于农业农村部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控制出栏节奏,猪肉价格环比上涨0.9%,6个月来环比首次转正,但仍低于历史同期均值5.4%;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受限、保鲜成本增加,价格环比上涨1.3%,低于历史同期均值4.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环比上涨主要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继续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PPI环比降幅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7月份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与上月持平。1—7月平均,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9%。
“从整体来看,PPI呈现环比降幅收窄的迹象,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同向变化,使得同比降幅保持平稳。”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对记者表示,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较PPI同比增速存在较为明显的提前性,短期环比运行平稳,考虑到上年基数在8月继续走低,可能对改善同比降幅形成贡献。
从行业来看,数据显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此外,国际输入性因素拉动国内石油和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上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
杨畅表示,从结构上看,上游行业环比降幅收窄更加明显,或因“反内卷”主要集中在中上游行业,使得上游波动更加明显。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认为,从短期来看,“反内卷”从供应端重塑行业供需结构,特别是对于产能过剩且利润率低的行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缓解供需矛盾,进而推动物价回归合理区间。近期,以焦煤、螺纹钢、多晶硅、碳酸锂为代表的各类“反内卷”行业相关商品价格已经开启一轮强势上涨周期,直接带动PPI改善。不过,当前PPI向CPI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对CPI的影响幅度可能相对有限。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认为,从长期来看,物价能否持续回升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执行与协同。能否真正实现“企业盈利改善—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良性循环,关键还在于内需能否有效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