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察IPO 何以明
深交所官网显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数字)创业板IPO于近日获问询。
招股说明书显示,南网数字的控股股东是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发行前南方电网间接控制公司85%股份,发行后南方电网仍将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值得关注的是,南方电网还是南网数字的最大客户,在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来自南方电网的收入占南网数字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分别是92.16%、84.93%和85.88%,三年平均值为87.66%。
当南方电网间接控股85%的南网数字正式递交创业板IPO申请,资本市场看到的不仅是一家电力数字化企业的上市之路,更是一个关乎行业云生存法则的测试样本背靠销售收入占比均值超87%的关联方,南网数字走出舒适区,面对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能否靠IPO突围电网云?
温室围城:电网云的基因优势与舒适区枷锁
图片南网数字招股书
显而易见,南网数字有巨大的技术壁垒优势。南网数字以推动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逐步发展打造出AI驱动、云边端贯通、软硬件协同的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体系。
这三大业务体系涉及多项前沿技术,如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进入者难以短期内形成较前沿的核心技术体系,解决设备控制、系统兼容性、数据对接、网络安全等问题,保证硬件设备、系统平台的稳定、安全运营。因此,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南网数字并未在自己的优势上躺平,而是瞄准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云计算市场。
招股说明书引用了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约8378亿元,同比增长约35.90%,高于全球增速。随着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预计到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
更新的云计算市场规模数据,可以从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蓝皮书看到: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8288亿元,同比增长34.4%,保持较高增速,以云为基座的数智市场格局已经形成。量子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融合革新,带来云计算的边界进一步扩展,预计到203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
南网数字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图片南网数字招股书
不可否认,南网数字在电力云领域具备独特基因:
1、基础夯实:2019年7月12日,南网云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南网云充分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云、数、智一体的整体基础架构。
2、场景深度:南方电网公司已建成南网云平台和具备千万台智能终端接入能力的物联网平台等基础平台体系,形成统一电网数据模型并建成数字孪生变电站;云景平台作为南方电网公司运营数字化的承载平台,目前已上线1张企业全景视图,16个管制类业务域、5个非管制类业务域,基本覆盖公司全域,实现全维算、全景看、全息判、全程控。
3、实时数据壁垒:掌握毫秒级电网运行数据,这是互联网云厂商难以企及的核心资产。
4、行业标准护城河:公司是电力能源数字化转型领域技术标准制定参与者之一,先后参与制定80项标准,其中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38项。
但舒适区之外也有三大枷锁正制约其发展:
1、创新动力不足: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1%、8.20%和6.55%,三年平均值为7.85%。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概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其中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费用率超20%。
2、毛利率收窄: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基础设施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78%、32.86%和24.34%。2024 年度毛利率较2023年度下滑8.5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云数一体的基础平台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由34.36%下降到22.22%。招股说明书解释称,2024年云数一体基础平台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513建设项目和中国铁建集团数据中心建设与扩容项目完成验收,两个项目平均毛利率为12.32%,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3、生态封闭:相关技术成果尚未形成市场化输出。
这本质上是个‘温室云’模型。一位券商计算机行业分析师直言。
破壁求变:南网数字亟待突围
图片南网数字招股书
面对数万亿元云计算市场,南网数字的IPO不应仅是融资手段,更需成为打破舒适区的战略支点。
中国云计算版图中有一类特殊存在拥有深厚行业积淀,却被禁锢在垂直领域的数据孤岛。类似的困境在能源系云厂商中普遍存在,万亿级别的市场,能否抓住,关键看行业云平台能否突围,南网数字或可成为突围案例。
事实上,在破解行业云困局方面,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信软件),颇有些珠玉在前的意味。
图片南网数字招股书
成立于1996年的宝信软件,于2001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升级,面向钢铁、有色、化工、矿山等行业提供全场景整体解决方案。
宝信软件旗下云计算品牌宝之云,于2012年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包含了IDC和云计算两部分业务,目标是帮助政企客户高效、平稳地实施云战略落地。宝之云作为工业云,与南网云一样,独特优势当然是自身垂直行业,包括制造业、能源等行业的专业知识服务,但是,宝之云已经可以走出去为大企业、集团建设私有智算中心-私有云,让工业数据真正成为企业客户的资产,这正是当下企业智造浪潮的迫切需求。
宝之云目前投产机柜规模在4万个左右,预计未来累计运营约10万个等效标准机柜。已拥有阿里、腾讯、字节、华为云等互联网巨型客户,以及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恒丰银行等金融客户。
虽然宝之云的营收数据未在公开财报中单独披露,但根据宝信软件2024年度报告显示,服务外包实现营收36.56亿元,同比增长4.73%。
晚于宝信软件奔向资本市场的南网数字,以电鸿破壁。电鸿是电力鸿蒙系统的简称,是南方电网基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和开源欧拉(OpenEuler)开发的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南网数字研发聚焦电力行业的电鸿物联操作系统。
目前,电鸿生态圈已链接华为等超500家产业生态伙伴和亿数级电力终端,并于近日启动了开放原子电鸿开源社区。
南网数字在招股说明书中,在谈及向电网以外行业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时特别提及电鸿:公司虽已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传感器、电鸿物联感知设备等领域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技术经验,但由于电鸿物联感知设备等产品在电网以外能源领域全面推广需要一定的培育周期,可能因电网外部市场投资计划变化、市场认可度不足,导致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此外,其他行业领域对技术的需求与电网领域存在差异,南网数字跨行业技术迁移能力若无法及时提升,可能错过行业发展窗口期,影响在新领域的市场布局。
目前普遍认为,云计算已赛程过半,上半场以公有云为主,格局基本已定,以亚马逊、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先拔头筹。下半场,行业云粉墨登场,以传统行业、大型企业为目标客户,以混合云为主要交付形态。
南网数字的突围,早已超越单个企业的成长命题。走出舒适区,接受市场检视,南网数字的选择,或将成为检验行业云商业逻辑的关键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