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
8月8日至12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引发外媒广泛关注。外媒普遍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日本共同社报道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许多最先进的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和蜜蜂形飞行器等。在为期5天的展会上,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200多家公司参展,带来1500余种产品,其中,首发新品超100款。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关注到,中国推出了首款能够跨场景操作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名为凌枢,其特点是“一脑多态”系统,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不同形态。据悉,“一脑多态”模式可以灵活应对不同工业场景,这款机器人反映了各行各业对多任务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阿联酋通讯社发文说,2025年以来,中国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有50多个细分领域的应用测试场景。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截至目前,中国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
美国Ainvest网站提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据悉,中国银行计划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合计规模不少于1万亿元人民币的专项综合金融支持。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预计,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从2024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080亿美元。(海外网 李芳)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