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历史性一刻,全球开源大模型Top10,中国占了9席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智谷趋势 时间:2025-08-12 00:18:21


作者 |王战新


时隔半年,中国AI再次炸场。

还记得年初DeepSeek的V3模型吗?这款大模型以较低成本实现了性能领先,掀翻了“更强模型必须更高算力、更高成本”的“刻板印象”,让美国专家惊呆了。

但可有些美国网友不服气,认为中国人是侥幸取胜。

倔强的中国程序员憋了一股劲,蛰伏半年,到了7月,直接甩出七张王炸:

智谱公司的GLM-4.5和GLM-4.5-Air

月之暗面的 Kimi K2

阿里旗下的Wan-2.2、Qwen3 Coder、Qwen3-235B-A22B-2507、Qwen3-235B-A22B-Thinking-2507


这个名单很长,记不住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

这七位猛将,全部杀进了全球顶级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的“琅琊榜”。

现在全球十大开源模型里,中国占了九个!腾讯的 Hunyuan World-1、阿里的 Qwen3-30B 早就占好了位。美国呢?就剩一颗独苗 Boson AI 在风中发抖了。


这可真是历史性一刻

中国在AI细分战场上,居然把世界第一强国给“包围”了。

海外权威媒体,纷纷给中国科技公司点赞。英国《自然》杂志称,世界迎来“又一个DeepSeek时刻”。


中国的开源大模型,为何能实现如此迅猛地发展?

这首先得益于国内庞大的 “工程师储备”,人才优势凸显。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开发者群体,仅程序员就多达数千万。这些技术人员在日间为企业完成代码编写工作后,不少人还会在晚间为开源项目贡献力量。

再者,作为 “世界工厂”,中国的 AI 应用场景极为丰富。从智能客服、工业质检,到教育辅导、医疗影像分析,大模型的应用需求遍布各个领域。开源模型能够快速适配这些场景,企业使用时既能节省开支,又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自然受到欢迎。

此外,中国各级政府对 AI 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与美国政府在相关领域政策的摇摆不定不同,中国政府始终积极推动开源生态的建设,鼓励企业开放技术,并搭建了众多开源社区。这种稳定的发展环境,让开发者敢于投入,企业也愿意大胆尝试。

中国的开源大模型正以 “集群式” 的态势崛起,不断重塑全球 AI 的格局。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潜藏着一些隐患。


当中国AI产业将重心转向开源大模型生态建设时,美国科技巨头仍在强化闭源模型的护城河。

从OpenAI的GPT到Google的Gemini,从Anthropic的Claude到xAI的Grok,美国科技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构筑起全球AI市场的商业帝国。

第三方机构Karninski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全球Token使用榜前十中,仅DeepSeek两款开源模型跻身其间,其余席位尽被美系闭源模型占据。

更深层次来看,AI 大模型的底层技术仍被美国牢牢掌控。

开源中国董事长马越曾表示:“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所有领先的模型都是在谷歌发明的 Transformer 基础架构上进行再创新。”

中国开发者正陷入"开源悖论":虽然拥有全球最丰富的AI工具链,却要面对密钥管理碎片化、版本兼容性噩梦等隐性成本。

为了快速验证新模型,中国开发者常常需要反复部署临时集群。当模型迭代速度超越开发者的适配能力,开源生态反而可能成为创新枷锁。

真正的技术革命,始于对现有范式的颠覆,而非优化。

当开源与闭源的争论逐渐褪去喧嚣,中国AI需要的或许是一把能劈开技术枷锁的原创之刃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仅限50个名额。

参考资料:

1、《中国“霸榜”全球开源大模型:光环下的隐忧与挑战丨人工智能AI瞭望台》,证券时报

2、《大模型开源与闭源:中美竞争下的技术生态剖析》,新浪财经

3、《全球开源大模型最新排名!Top10中国占9席,第一名来自海淀》,北京海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