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的分析,7月以来A股市场情绪显著升温,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牛市共识逐步形成。
而市场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于杠杆资金、外资和私募基金,具体表现如下:
杠杆资金:规模与流向
规模创新高
8月第一周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为2015年后首次,7月净流入达1344亿元,连续7周稳定流入,成为行情重要助推力。
行业偏好
净流入集中于 医药生物(+152亿) 、 电子(+145亿) 、 电力设备(+116亿) 、 计算机(+107亿) 、 有色金属(+106亿) 等成长性与政策受益板块。
外资:参与度回升,结构分化
转向净流入
7月海外基金通过EPFR渠道净流入A股200亿元,主要由 被动型基金 贡献,主动型基金仍净流出。
北向资金活跃度提升
北向资金占全A成交比例自7月初趋势性上升,显示外资对A股的参与度持续增强。
私募基金:仓位与规模双升
仓位突破区间
7月私募股票多头仓位环比上升3.3个百分点至61.1%,突破2024年以来的窄幅震荡区间(55%-58%),若恢复至历史中等仓位水平(65%),有望带来大量增量资金。
管理规模扩张
截至6月底,证券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5.5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458亿元,规模与仓位同步上行,表明私募多头是市场的重要边际增量。
这三大资金力量共同推升市场: 杠杆资金聚焦高成长赛道, 外资被动配置增强市场稳定性, 私募仓位与规模扩张提供持续动力。这种资金结构 反映市场对科技(AI、半导体)、高端制造(机器人、创新药)及政策受益领域(“反内卷”资源品)的共识深化,为牛市提供流动性支撑。后续需关注外资主动配置能否持续及私募仓位提升空间。
稳住,不要浪~当行情开始发疯的时候,就紧紧地保住它,还没上车的,追涨风险是极高的,建议逢低再加仓,不要赚超过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因为很难赚得到。
葛兰的基金都开始限购提示风险了。